【醉瞰漳州】中午1点多,太阳并不是很毒。
62岁的陈水幼拉动一条固定在结晶池中心的绳子,旋转起来,搅起一圈波纹。通过旋转的绳子,可以让结晶的盐巴晶体变小,最终生成细盐。旋盐是工人每天下午必做的功课,中午12点一次,接下来大概每个小时一次,每天下午旋盐4次。
结晶池的盐巴晶体达到一定量了,工人们要用耙子将结晶的盐推到池子边。另一个工人老陈一铲一铲,把盐巴铲进独轮车,再送到不远处的石埕。白花花的盐巴堆里,他忙碌的身影格外显眼。
漳浦盐场共分8个工区,每个工区有6个生产小队。
15生产小队的小队长张先生说,海水通过一道道蒸发池,浓度会慢慢增加,产生盐巴晶体。天气好则产盐多,雨天则有不利影响。为此,只要天气预报说有雨,工人会打开结晶池的水闸,将卤水收集到一旁的卤水池,等放晴了再抽回结晶池,避免浪费,迅速出盐。
每年,漳浦盐场能生产5万吨盐巴,送往千家万户。(海都记者 杨清竹/摄 曾炳光/文)
图集推荐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