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翻阅珍藏的老照片,再次与老屋的灶台邂逅,这是多年前家中“灶脚”(厨房)发生大革命,用上清洁、廉价的新能源后,特意拍摄作为留念的。与老照片深情对视,昔年徐徐升腾的袅袅灰白炊烟,仿佛在我眼前缭绕。
改革开放初期农家“灶脚”
我老家在东山岛农村,改革开放前,每个农家的“灶脚”用砖石砌着一个约2平方米的固定大灶,上面摆着大鼎小锅,灶台竖起一支高高的烟筒直通屋顶,过年时乡亲们习惯在涂成红色的烟筒贴上一张写着“司命灶君”的长方形联语。每天三餐的袅袅炊烟就是农家人烧柴草时从烟筒中冒出来的。如果您看过老故事片《小兵张嘎》,就会想到张嘎堵邻居家烟筒的恶作剧,烟筒被堵,那烟就会从烟筒往屋里倒灌。其实,遇到大风天气,烟筒被风灌入,人在灶口也会被呛得不住咳嗽甚至两眼飙泪,所以每个农家的“灶脚”四壁都熏得如上了一层黑漆似的。
那年代,农家人除了煮饭烧水,还要烧猪饲料,“灶君”整天忙个不停。海岛燃料紧缺,不挑食的“灶君”什么都吃,只要能够点燃的东西一概来者不拒,有时候没办法连牛粪干也得吃。“灶君”食量很大,每家每户都要有个草间备料,开火前,灶前都先要堆放许多燃料,一不小心便引起火灾。遇到潮湿天气,燃料湿漉漉,煮一顿饭别说有多费劲了。计划经济年代,煤炭必须凭票,只有机关单位、城镇户口才能够享受定量供应的待遇,而农家人只能望煤兴叹。
改革开放前,厨房的厨具没几样,屋梁、墙壁上垂下用树丫做成的几个吊钩,吊着摇摇晃晃的竹篮。盛饭的锅是陶瓷的,盖稀饭的锅盖是木制的,怎么也盖不严实。逢年过节煮的干饭,则用碎布七拼八凑缝制的饭巾盖上。那时农家人不知何谓味精、鸡精?灶台常年放的是自家用臭鱼烂虾腌制的“鱼汁”和几个装着咸芥菜、咸萝卜干、小咸鱼的坛坛罐罐。遇到饭锅破了,如果没有师傅进村,只好用一些土办法将就着使用。由于烧的是柴草,过些日子锅底就会结一层厚厚的黑炭灰,农家人有的用刀刮,有的把它倒扣,然后用锄头剔除,因而把脸弄成黑面包公是经常的事。
改革开放前十年,海岛农家人才开始由烧柴草改烧煤炭,我家的“灶脚”也跟着首次“革命”。这时候,砖石砌的“灶君”退休了,逐渐被冷落一旁。但是煤炭没有柴草那么容易点燃,要借助木炭等引燃物,每一次生火往往令人生气,最担忧的是炉火灭了,孩子要上学,大人要出工,等着重新“起火”的焦急心情就像火在心中燃烧。另外,烧煤球产生的气体不但影响人的健康,而且对家用电器腐蚀损坏很严重。
当改革开放进入第二个十年时,我们与许多海岛家庭一样用上了液化气炉,实现了厨房又一次“革命”,当时有的家庭嫁女儿,还将液化气炉当作时髦的陪嫁品。液化气的出现,让无数家庭告别了烟熏火燎的炉灶和原始的炊具。
历史的快车驶入了上世纪90年代,电磁炉悄然进入了厨房,与液化气炉平分秋色,它以其轻便、无污染、经济实惠、热效率高诸多优点备受人们青睐。乔迁新居,厨房里,除了电磁炉、微波炉等先进灶具,电饭煲、消毒柜、搅拌机、电压力锅、抽油烟机等厨具一应齐全。每逢家中来客,半个小时工夫就可以烹制出好几道菜,客人倘若想吃火锅,举手之劳就可以把电磁炉移上大餐桌,宾主围坐在一起边吃火锅边看电视节目,可谓精神、物质享受两不误。6年前,笔者厨房还添置了“格力”落地式空调机,爱人一边干活一边享受“酷狗”音乐。
就在本文即将完稿时,“叮当”一声门铃响了,快递员送货上门,拆开一看,是在厦门工作的儿子网购一台扫地机器人。儿子发来微信说,这“家伙”价钱不菲,但它每天能定时自动打扫家里30平方米的厨房和近百平方米的大厅,然后自动回到原位充电。
亲历40年来我家厨房的几次变化,印证了时代的变迁,也折射出改革开放40年来海岛人生活的巨变。老伴感慨良多,禁不住学着写了一首小诗赞颂:“改革开放四十年,‘灶脚’进步赶西洋。厨娘劳动得解放,农家生活比蜜甜。”(林长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