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漳州 > 东山岛 > 东山新闻 > 正文

东山:山海相依城乡融 奋楫扬帆共富路

来源:福建日报 2025-08-27 09:31 http://www.mnw.cn/

  智能化生产线吞吐节能玻璃,码头吊臂起落间集装箱流转,口袋公园里村民闲话家常……初秋的东山,工业的“新”与乡村的“美”交织。

  从临港产业园的产业升级,到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再到民生工程提升城乡福祉,东山县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共同富裕这一本质要求,通过产业强筋、海洋拓蓝、治理提温,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功能互补共进,在山海相拥间绘就“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画卷。

  立足新发展阶段,东山县委书记何霭表示,要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示范、走前头,奋力打造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县。

0968e2cf-ba4e-4db9-a208-d60f792dd529.jpg

  东山乡村风光

  企业向“新”

  产业集群做大做强

  翻开东山产业图谱,方圆2.22平方公里的临港经济产业园内,太阳海缆、旗滨玻璃等龙头企业向“新”而行、向“优”发力,强劲带动产业集群升级,延链、强链、补链的盛景接二连三,令人振奋。

  日前,福建旗滨集团节能玻璃有限公司的高端节能玻璃新产线正式落地,填补了集团在我省节能玻璃生产基地的空白,标志着企业在玻璃精深加工上实现产销一体化。

  走进企业生产车间,智能化生产线全速运转,玻璃历经切割、磨边、中空及检测等工序加工为规格统一的部件。

  “节能玻璃主要运用于高端建筑幕墙玻璃,兼具隔热、隔音、节能与美学效果。价值较玻璃原片提升5至20倍。”公司负责人曾永华说。

  作为旗滨集团延伸产业链的重要板块,目前企业共有2条大型磁控溅射镀膜玻璃生产线、2条中空玻璃生产线及配套加工工艺设备,预计可年产Low-E镀膜中空玻璃72万平方米、大板镀膜玻璃960万平方米等,年产值达3.1亿元。

  从一粒沙子到玻璃原片再到精深加工的节能玻璃,旗滨集团已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自产自销。

  在旗滨节能玻璃有限公司的对面,福建省首个海缆运输专用码头也于日前正式投入使用。厂房外,输缆通道架在空中,蜿蜒通往一公里外的3万吨级海缆专用码头,首批20.94公里的海底电缆已启运至莆田平海湾海上风电场项目。

  “码头采用离岸式布置,配备先进海缆输送设备,可为海底电缆施工船及周边企业提供靠泊、装卸和运输服务,未来将推进技术改造升级工作,以满足更大规模、更高电压等级海底电缆的生产配套需求。”太阳海缆(东山)有限公司副总裁向波说。

  该码头为5000吨级通用泊位(结构按3万吨级设计),使用岸线长度154米,年吞吐量11万吨,设计年通过能力14.5万吨,总投资10867.07万元。其投用不仅扭转了福建省此前无海缆运输能力的局面,提升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优化了东山港区功能布局,增强了区域海洋工程竞争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我们规划了园区、景区、城区、港区和高铁新区‘五大区域’,致力于把每一块区域建设好、发展好,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格局。在园区发展方面,加快推进产业链项目投建投产,引办一批关联项目,做大做强新材料、新能源、水产品精深加工三大产业集群。”何霭说。

  智拓蓝疆

  海洋经济转型升级

  作为福建省重要的“蓝色粮仓”,2024年,东山县水产品总产量达49.11万吨,规模以上水产品加工企业产值高达141亿元,水产品出口额稳居全国县级前列,堪称福建水产“黄金产区”。

  近年来,东山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向深海挺进,建设“海上粮仓”,像重视粮食生产一样重视海洋开发,形成井然有序的“海上田园”。闽投东山一号项目进展加速,预计9月底投用,海洋牧场部分设施也将在11月前投入使用,东山在探索海洋食物资源方面步伐坚定且务实。

  而岸上,一场关于“锁鲜”和“保种”的攻坚行动正悄然展开。

  依托漳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核心区优势,东山海洋生物科技园内聚源生物科技、宏威生物科技、沧晟食品、旺田食品等项目正加速建设。总投资16.6亿元的东山县海洋生物技术应用及智慧冷链项目将建设肽粉、精炼鱼油等海洋生物高技术提取产品生产线和虾类、鲍鱼等海洋休闲食品车间,配套建设海洋产品智慧化冷链物流系统,建成后预计总仓储容量为47.23万立方米。项目建成后,将形成“研发—生产—仓储—流通”全产业链闭环,推动海洋产业向现代化、智能化转型。

  “项目建成后,东山海鲜将拥有更现代化、更充足的冷库资源,我们的产品能更快、更高效地运往全国各地,甚至走向海外市场,这对提升东山海鲜的市场竞争力太关键了!”聚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启生说。

  海洋种业同样势头强劲。总投资2.84亿元的南方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项目正火热建设,将重点打造闽台水产技术交流中心、对台苗种试验区等,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现代水产种业体系,为东山渔业高质量发展筑牢“种苗根基”。

  海上货运枢纽展活力。作为福建省对接台湾南部的重要枢纽,东山5000吨级对台客货运码头总投资约2.6亿元,于2023年5月办理完成港口经营许可证,当年5月对国内开港运营,是开通对台直航航线的基础设施工程,可拓展“东山—澎湖—台湾本岛”航线,实现更广维度的对台合作交流。现已开通3条内支线航线,去年码头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万个标箱。

  “我们的门机和桥吊设备,是漳州南部唯一的桥吊大型设备。可将单船的装卸货时间从48小时降至13小时。”福建漳州港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鸿灵说。未来,船舶将从码头直航台湾南部,深化闽台经贸合作,助推东山港区开发建设和港口功能布局完善。

  从冷链升级到种业突破,再到对台枢纽,东山正加速从传统渔业向现代化海洋产业强县跨越。

  治理提温

  点亮美好生活

  在改善民生上,东山县同样不遗余力,扎实推进生态治理与乡村振兴,全岛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公共服务越来越优质、群众生活越来越美好。

  康美镇东沈村因地势低洼,历史上水患频发。1961年夏,东沈村被淹,当时坐镇指挥全县抗洪救灾的谷文昌赶到现场,组织力量帮助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并经深入调研后决定开凿一条新港道排涝。如今,东山县委县政府接过生态保护的接力棒,投入2.86亿元对东赤港防洪体系进行治理和提升,共治理河道约22.3km,改造水闸4座,配套建设智能化预警监测平台。目前,项目已完成总进度约95%,闸门已实现防洪排涝功能,预计今年9月竣工投用。项目建成后护岸防洪能力将提升至抵御10年一遇山洪、30年一遇潮位标准,有效保障流域防洪安全。

  前楼镇岱南村依托“海边、城边、路边”优势,在发展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同时,依托芦笋文化馆和生态种植基地,发展研学项目;实施新时代盐业改造提升项目、盐文化创业园,力促村集体经济增收。202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5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万元,获评全国文明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农村要治理得好,必须从群众能看得见的小事做起。”在岱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勇发看来,乡村治理“先手棋”得从房前屋后着手。于是,他带领村干部对村里老旧房屋进行全面细致地摸排,保留原有产权,拆除破旧危房猪圈,用于修建停车场和“口袋菜园”“口袋花园”,让村民认领,主动参与管理,既美化村容村貌,每年还节省10万元以上的管理费。

  “老房子空着也没用,现在我种一些蔬菜自给自足,多了就送给幸福食堂,还能锻炼身体,多好。”84岁的村民林返香在菜园里边忙碌边笑着说。

  如今,岱南村巷道干净整洁,乡村井然有序,幸福食堂常态化运营,每日为近百名75岁以上老人提供餐食,长者菜园多点开花,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以一域窥全貌,如今的东山通过产业振兴富民、生态治理护安、精细治理提质,持续推动全域“城乡融合、共富共美”。(报业集团记者 李妙珠 通讯员 欧东茵 林东妹)

原标题:东山:山海相依城乡融 奋楫扬帆共富路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芗城区石亭街道:“生命共生·心灵同行”生
  • 平和大溪镇硕卿村以党建“小切口”做活治理
  • 诏安县消防救援大队“进企业”开展全生命周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致敬医师节
    致敬医师节
    (视频)晋江深沪开渔
    (视频)晋江深沪开渔
    专题推荐
    世遗泉州
    世遗泉州

    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新质生产力在泉州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海报丨泉州产业蝶变密码:电商企业拥抱人 海报丨泉州产业蝶变密码:电商企业拥抱人 莆田状元红未来农场来了 利物浦客场击败纽卡斯尔联 不满17岁小将 羽毛球世锦赛首日 石宇奇陈雨菲晋级 一个产业 共富一方丨德化:一把瓷土捏出 平潭推行灵活就业“一件事”办理模式 平潭调整汽车置换更新补贴申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