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7月6日讯 昨日,海都记者从漳州市城乡规划局获悉,经过省住建厅、省文化厅联合委托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等5所高校开展全省历史建筑、特色建筑、历史风貌区普查,漳州市中心城区游氏古民居、蒋氏古民居、蒋氏祖厝等24处建筑拟第一批公布列为历史建筑,欢迎市民提出意见和建议,公告截至本月23日。
漳州市芗城区巷口街道新行街5号的陈氏家宅
漳州市芗城区巷口街道新行街102号的施光缵纪念堂
据悉,根据国务院有关条例,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的,要求限期恢复原状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并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漳州市中心城区24处建筑名单】
【部分建筑介绍】
蒋氏祖厝及蒋氏古民居:建筑具有明显的闽南风格,合院式建筑特色鲜明,且所处地段周边均为类似建筑,从空中俯瞰视觉冲击力强。
敬仰厅:也称后山祖祠,为沈氏祖祠,是典型闽南人厝,有左右护厝。结构完整,木刻石刻细致精美。经后人修缮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建筑价值。
陈氏家宅:建筑特色明显,具有华侨建造的海外风格,许多窗雕花和门梁上的花纹都十分精美,独具特色,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中国工商银行旧址:是漳州仅存的一家银行遗址,整体结构保存完好,外部刻字清晰,犹有当年质感。
五星聚奎坊:是为明朝中后期朝廷五位漳州籍尚书、侍郎而立。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漳州籍礼部尚书林士章、工部尚书朱天球、兵部尚书戴燿、户部左侍郎卢维祯、户部右侍郎石应岳同朝为官,号称“五星聚奎”。
郑厝:民国时期骑楼式建筑,房屋整体结构保存较好,整体给人一种质朴稳重的感觉,外墙雕刻精细,内部木结构和木构建保存较好,仍然有人居住。
台湾路137、139号民居:该民居位于台湾路天益药店旁,整体保存较为完整,尤其是外墙的灰塑非常精美,惟妙惟肖,体现了当时灰塑的较高水平,且保存完好,实为不易。
石眼科宅:始建于二十世纪初叶,1951年漳州名医石眼科(石维岩)购买此楼,并于此开设眼科医院,因此得名。以两层西洋式别墅的造型又杂糅了中式传统建筑元素,在文川里的闽南大厝中特立独行。
下沙礼拜堂:屋顶采用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屋顶形式,但柱式及屋身又是典型的中式样貌,外墙以闽南特色红砖为主基调,体现闽南建筑与西方建筑的融合,是基督教在漳州传播发展的重要力量。
龙海市九龙江河道堤管处(番仔楼):俗称小姐楼,建筑上的雕花、柱式、楼梯板、窗等都显示出了民国时期建筑的特色,十分精美、细致,具有较好的文化价值。
下大厝:该百年大厝保存完好,现在仍然有许多人居住使用,且木雕刻尤为精细,在当地保存较少,形制规模较大。(海都记者 苏禹成 戴江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