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高新技术企业是创新的主力军。漳州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15家,培育国家创新型企业2家(含1家试点企业)、省级创新型企业62家(含16家试点企业)、省级科技型企业359家。今年来已有3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新三板挂牌,2家科技型企业在海交中心挂牌。
8月8日,在南靖万利达工业园区十万级无尘车间,技术员正进行触控玻璃净化。本报记者 游斐渊 摄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先后出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意见》,编制漳州市《十三五科技发展和创新驱动专项规划》《十三五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规划》等。通过政策和规划引导,推动科技体制改革,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实施国家、省级各类科技项目460项,争取上级科技经费2.74亿元,投入市本级科技经费1.13亿元,帮助503家企业享受研发投入加计扣除政策减免税费4.8亿元,有效激发全市创新活力。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主营收入达1393.09亿元。
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为我市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撑。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个、院士专家工作站26个,市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144家、工业设计创新中心22家。
与此同时,我市不断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实施“蓝火计划”,与20多所高校建立全面长期稳定的校地合作关系,建立中国高校技术转移(漳州)中心和数字仪表、食品等6个技术转移示范基地。通过举办院士专家漳州行、中科院科技成果推介对接专场、海峡两岸(漳州)工业设计创新大赛等重大科技活动,有效推进国内外高校、科研所的技术、成果、人才与我市产业、资本的有效对接。至今累计有超过500名专家教授(其中院士70多人)来漳开展科技交流和项目对接洽谈,促成400多项产学研协作项目,现有200多项产学研合作项目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年新增产值超百亿元。(、记者黄妍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