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漳州 > 漳州发展 > 正文

漳州着力提升生态环境 探索打造“生态+文化”路径

来源:福建日报 2018-03-05 09:34 http://www.mnw.cn/

  “真是太漂亮了!”3月3日上午,市民陈剑锋带着孩子逛完漳州古城后,沿着春节前建成的飘带人行天桥和南山廊桥,步行至南山文化生态园,一路美景让他连连赞叹。

  漳州市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生态发展之路,将“五湖四海”项目建设作为中心城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着力提升生态环境,并持续探索“生态+”模式,延展“生态+”效应,其中南山文化生态园更是探索打造“生态+文化”路径的成果体现。

  漳州市博物馆、市艺术馆、市展示馆(“新三馆”)坐落于南山生态园蜈蚣山湖畔。

“生态+”:传承老文化

  “生态环境变好了,我现在每天都来南湖畔散步聊天。”今年已63岁的黄连乾原先家住蜈蚣山路,现在这一片已拆迁,变成南山文化生态园,虽然已搬到别处居住了,但每天到这里听听南山寺的禅音、到布观音庙喝杯茶、然后再沿着湖畔散散步呼吸几口新鲜空气,已成为他每天的必修课。

  从桥南的南山禅寺的门楼拐过去,就是南山文化生态园区的南湖了,春风习习,满目葱翠,绿意盎然。孩童在花丛中追逐嬉戏,年轻人在步行道、自行车道上跑步、骑行,老人在板凳上悠闲端坐,享受着优美自然环境带来的惬意。

  可曾想到,就在一年前,这里还是陈年垃圾堆积的放生池,如今扩大为南湖后与周边鱼塘相连贯通,南湖瞬间灵动起来。如今湖水清澈、岸绿景美。“碧水环青山、花海拥古刹、乐活享南山”成为南山文化生态园的诗意描绘。

  “建成及开建的漳州各个生态园中,南山文化生态园是唯一有‘+文化’的,因为除了南湖本身是利用千年放生池扩大而成外,在这里,能充分感受到三种传统文化。”漳州高新区规划分局局长周福元说。

  因南湖依着千年古刹“南山禅寺”及古迹“布观音庙”等,其中南山禅寺是省级文保单位以及禅宗临济宗喝云派祖庭,这里本身就有着浓浓的禅文化。

  “漳州三宝传统文化”在这里得以体现:水仙花、片仔癀、八宝印泥是漳州的三宝;从南山文化生态园区的小梅溪,延伸到圆山脚下,是传统水仙花的主产地;著名的国药经典片仔癀厂就在南山文化生态园周边。

  此外,南山文化生态园区周边,原先以一条旧中山桥北通漳州市区,在几十年前,这里是漳州的老工业基地,有木材厂、蜜饯厂、面粉厂等13家工厂,现在虽然都已停产破产了,但还剩下许多老建筑、老厂房,留下许多老记忆,形成了“老工业发祥地文化”。

“+文化”:注入新内涵

  “‘新三馆’落成后,连续举办了多个艺术展,确实不错,如《蚁王归巢》等,提升了南山文化生态园的文化品位。”林南中作为漳州市知名文史学者,经常带着相机,走走拍拍,留下许多漳州的老身影,其间就多次到南山文化生态园取景,记录它们的精彩蝶变。

  “新三馆”指的是博物馆、美术馆和规划展示馆,就坐落在南山文化生态园的蜈蚣山湖畔。从水仙花大桥远远望去,三座雄伟壮观、气势恢宏的建筑便展现在眼前。博物馆、艺术馆、规划展示馆以品字形布局,面向西面的圆山,同时围合形成中间市民文化广场。

  去年9月29日,作为漳州市博物馆开馆后的首展,《观世界·世界观:漳州国际当代艺术展》给漳州市民带来了一场高规格的国际艺术盛宴;

  10月13日,由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第四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开展,这是漳州市首次举办全国性权威书法篆刻作品展;

  11月18日,大型蚂蚁雕塑作品《蚁王归巢》亮相,展出漳籍著名艺术家陈志光近年来最得意的蚂蚁雕塑作品。

  12月11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学会、福建省文联、漳州市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的《迈进新时代描绘新蓝图——董希源作品展》登场,再次给市民带来艺术的强大冲击波。

  一场又一场的高规格大型艺术盛宴,瞬时放大了南山文化生态园的“文化效应”,市民们应接不暇,大呼过瘾。

  “三馆及举办的各种艺术盛事,给南山文化生态园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周福元说。

  在“新三馆”举办的“蚁王归巢”陈志光大型个人艺术展吸引了众多市民。

放大“生态+文化”效应

  “甲骨文双创园区就是利用原先停产的蜜饯厂的旧厂房改建的,现已进入招商阶段。”漳州高新区科技局工作人员刘恺说。

  南山文化生态园,依南山湖、蜈蚣湖而建,主要建设蜈蚣湖生态园和南山寺禅文化体验区,利用现有木材公司、木材加工公司等工业遗址打造艺术创意园,利用原蜜饯厂厂房改造的甲骨文双创园将成为南山文化生态园周边的一个重要文创基地。

  “生态建设绝不只是种种花草树木、治治水和空气这么简单,更要做好‘+’文章。我们要通过‘五湖四海’等项目的建设,持续放大‘生态+’效益,推进生态与多元素融合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真正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农村让城市更向往。”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漳州市委书记檀云坤表示。

  漳州正致力探索生态“+产业”“+旅游”“+文化”的模式,使其产生出源于第一产业,又高于第一产业的叠加效应。而南山文化生态园,正是利用美好的生态,与新旧两种文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之产生更大更好的效应,是探索“生态+文化”的良好样本。

  “文化与生态完美结合,漳州将成为‘艺术之城’。”《蚁王归巢》的作者,漳州籍著名雕塑艺术家陈志光表示,今后,他将策划并举办更多更好的艺术大展,让更多的艺术家爱上这座城市。

  春节期间,漳州市区最热门的景观,莫过于春节前夕刚建成的南山廊桥、飘带天桥和修缮后的中山桥了,每天都是游客如潮。

  “中山桥是全国首座以‘中山’命名的大桥,桥面至今仍遗存有百年前的‘轻轨’,有历史、有故事。”林南中说,南湖与漳州古城仅一水之隔,通过飘带天桥、南山廊桥连接,形成古城、古桥、古寺相连通的格局,漳州千年文脉将连绵延续下去。

  南山文化生态园边上的江畔,原先是热闹的江滨大排档聚集地,一到夏天,许多市民就喜欢吹着徐徐江风,赏着滨江美景,品尝漳州美食,大排档因兴建南江滨路而拆除,许多群众至今仍很怀念。

  2月26日,檀云坤带领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调研南山水岸二期等项目建设时强调,要坚持自然生态理念,又好又快地推进桥南片区生态项目建设,努力让远方客人留下来,把人气带到桥南来。

  南山文化生态园与主城区一江之隔。

  “要留住历史,留住乡愁。”檀云坤说,要让桥南的人气旺起来、生意做起来,进一步放大项目“生态+”效应,促进生态、生产、生活、生意“四生融合”,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通过打造慢生活生态休闲空间,让群众走一走、坐一坐、吃一吃、喝一喝,自由自在畅享生态。(全媒体记者 黄如飞 萧镇平 白志强 通讯员 陈群 文/图)

 记者手记>>>

提升城市精气神

  (全媒体记者 萧镇平)

  人有精气神,城市也亦然。

  人的精气神,体现在对生活充满激情,对未来、对梦想满怀希望的,做什么事儿都充满了必胜的信念;而城市的精气神,则体现在城市文明、经济发展、百姓宜居宜业等,一座城市精气神的集中体现,是一股凝聚共识、振奋人心的强大力量。

  漳州市按照“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发展定位,从“生态佳”探索“生态+”发展模式,碧湖、西湖、西院湖、九十九湾湖、南湖和荔枝海、香蕉海、水仙花海、四季花海等生态项目相继建成,绿色福利滋长了群众的幸福感,也提升了城市的精气神。

  持续放大“生态+”效益,推进生态与多元素融合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真正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农村让城市更向往,这也是提升了城市精气神的举措。

  漳州在探索生态“+产业”“+旅游”“+经济”模式外,漳州仍不忘探索“+文化”的模式,包括历史文化、禅文化、现代艺术文化、美食文化等等,尝试将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有机结合起来,增加文化自信,这更是提升了城市的精气神。

原标题:“生态+文化”的漳州探索
责任编辑:苏仕颖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农行漳州芗城支行组织开展“保障金融权益
  • 农业银行漳州龙海支行组织党员干部观看《榜
  • 国寿寿险漳州分公司以案说险:保单退保需谨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生气,谨防甲状腺结节找上你!(视频)
    医解百科︱生气,谨防甲状腺结节找上你!(视频)
    春有约 花不误 泉州开元寺樱花盛开
    春有约 花不误 泉州开元寺樱花盛开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欧洲央行下调三大关键利率25个基点 中国代表呼吁继续为推动也门问题政治解决 她力量 绽芳华 向未来!洛江这样纪念“三 60家企业敲锣授牌登陆北京市大创板 我国科研人员的一项新发现揭示活性氧超氧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调整对加墨加征关税措施 泉港区政府主要领导调研调度2025“寿乡泉 美官员说美乌计划下周在沙特举行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