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盘点今年漳州楼市时,跑量成为市场最关键的字眼。多名业内人士明确表示,2011年漳州市场的销售总面积超过去年毫无悬念。尽管今年房管局全年的最终数据尚未对外公开发布,但对比去年漳州市区新房销售13477套,总销售面积158.17万平方米的情况来看,今年上半年,漳州市区新房完成销售7754套,销售总面积90.29万平方米,已经占到去年总量的60%以上。
在一系列调控政策不断加码的背景下,今年全年漳州市场为何还有这么大的成交量?深谙漳州楼市特点的地产人士指出,相比较厦门等其他一线城市,漳州这样的三线城市,无论什么样的调控政策,市场反应总是慢半拍。夏商地产漳州区域总经理陈文波在此前的一次采访中表示,三线城市对于调控政策的反应有滞后性,对比漳州和厦门市场能够明显地感觉得到,但漳州市场的发展潜力依然是被看好的。大型的一、二线房企加速布局漳州市场,证明三、四线城市的投资回报稳定、风险低,地产商对后市发展的潜力和前景看好。
今年,在点评漳州楼市的时候,地产商们普遍流露出对这“慢半拍”市场的庆幸,正是这特殊的“慢半拍”市场,推迟了市场遇冷的时间,为前10月的楼市开盘赢得了销售时机,帮助地产商们完成了2011年轰轰烈烈的跑量。
第一季度:量升价稳 供需差距渐缩短
在政策严控楼市过快上涨的背景下,漳州楼市第一波供应热潮出现在春节前后,开春后新盘扎堆入市,开盘热潮涌现。当一、二线城市因为限购、限贷等一系列调控措施而产生观望时,彼时的漳州市场新房开盘却呈现出排队抢购的热闹场景。
继2月份福隆城、中骏·蓝湾香郡、明发二期开盘,3月底楼市又有福晟·钱隆学府、榕御、明发商业集团、冠城国际等市区几大楼盘集中推市,新盘集中放量,为3月楼市带来不少人气,开盘现场销售人头攒动,彰显楼市需求热度不减。
在今年1月份的房地产运行数据当中,市区商品房的供应量明显供不应求。以批准预售面积11.75万平方米的供应量,和完成销售面积17.1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达578.57%的需求量相比,房地长市场在今年年初表现出极大的市场需求。而且这一需求量一直延续到3月份,今年第一季度,市区新建商品房批准预售面积41.73万平方米,完成销售面积41.28万平方米,批准预售量到了3月份才与完成销售面积基本持平。
第二季度:量价齐升 供应量急剧增加
4月中旬,漳州限贷政策宣布实施,对未能提供一年以上纳税证明、医保、社保缴交证明或企业法人经营执照的外来购房者,将全面停止按揭贷款。此番停贷令,经市场验证后,不但对外来购房客较多的招商局漳州经济开发区造成较大冲击,对漳州市区在售的各大项目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正是对政策进一步紧缩的预见,房地产企业再次加快了跑量的步调,以“小步快跑”的营销步调加紧推盘。4月底,抢在五一销售节点来临之际,漳州楼市集体“试水”,楼市第一波供应热一直持续到6月。对于漳州楼市五一前后的水温,业内人士反馈的信息是“热度不减”。
市区推售项目包括万达广场、福晟·钱隆学府、福隆城、百江·中央公馆、中骏·蓝湾香郡、明发商业广场、天利仁和二期等,以及包括漳州开发区招商·假日365、水岸书香、永鸿·御景湾、鸿创·海尚世界也有大量的房源入市。其中,商业地产万达广场的入市最为引人关注,凭借万达城市综合体的强大号召力,5月底万达首推商铺产品当日售罄,6月底,万达注重产品中央华城首次推出400多套房源,开盘当日即销售90%。在大盘的引领下,众多房企的推盘步伐紧随其后。
楼市的供应热潮带来了供应的急剧放量。到了今年第二季度,市区新建商品房批准预售面积58.23万平方米,完成销售面积49.01万平方米,批准预售面积开始超过市场需求面积,近10万平方米的市场存量,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开始显现。福晟·钱隆学府策划部经理张毅针对这一现象做过分析,他认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漳州市场的消化量一直呈现持续消化的状况,到今年上半年还在延续进一步的消化,市场的消化量一多,价格也就跟着上去了,量的消化带动价格上升的速度太快,给市场一个错误的导向,大家都对市场有很好的预期,一下子更多的量放出来。
进入7月份,市场放量的脚步并未止步。漳州市房管局批准预售楼盘迅速增加,6~7月两个月时间就有近20个项目批准预售。楼市下半年的放量热潮蓄势待发。进入8月份,漳州楼市迎来供应放量,全市有30多个项目集中放量,释放面积远远超过市场需求,呈现供应量大涨的形势。万达、明发、中骏·蓝湾香郡等大盘抢跑突围淡市,为市场带来一线生气,依托大盘的品牌号召和营销力度,在大盘突围金九市场过后,伴随着金九收官,多数业内对市场的态度已经明确发生转向。
在这一段时间内,市区内产品结构较为集中,多为已售楼盘积存的大户型产品,大户型总价较高,多数是改善性购房需求,在各项政策的影响下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销售速度逐渐放缓。在淡季7~8月,依然有楼盘抢市开盘,市场上中小户型稀缺,大户型的销售速度明显放缓。金九到来之后,楼市开始为节点营销造势,各个在售和将售楼盘都以蓄客为主,淡市蓄客,节点开盘,蓄客抢滩成为淡季楼市的主基调。
在这一阶段,激增的楼市供应,并未能像年初那样,在开盘短期内就迅速消化。“与此前90%以上的销售率相比,在近期开盘的楼盘当中,大部分只能消化50%~60%左右。”榕御邓经理告诉记者,大部分楼盘的销售进度普遍放缓。
第四季度:
住宅转冷
商业地产逆市吸金
在全国大范围楼市调控政策不放松,甚至加码的情况下,确实让交易环境产生微妙变化,但漳州地产市场有别于其他城市的表现,是其交易情况约有80%以上以本地刚需消化为主。在今年10月份之前的市场竞争格局中,开发商以加快资金回笼速度为主要诉求,采取“小步快跑”的策略,一次性推盘的量不多,但是推盘的步骤加快,推盘频率提高,在市场遇冷之前销售去化。
进入10月份以后,调控政策的累积效应开始显现。“漳州住宅市场急刹车的时期出现在国庆节之后,在一周时间里面,市场迅速冷了下来。”一名行业老总在谈到今年楼市带给他的最大感受时说,市场浓厚的观望氛围,住宅销售市场迅速走低。开发商步调重新调整,不少预计在10~11月开盘的楼盘,一再推迟开盘计划,开盘计划甚至已经推到明年。
市场营销方面,从10月份开始,住宅市场出现大范围优惠促销噱头,多种形式促销,多个楼盘“以价换量”。年底优惠促销力度加大,单个楼盘最高降幅千元,直降12万~20万,年终漳州楼市价格战打响。
在住宅市场遇冷的同时,商业地产逆市发力。车位、商铺预售创下新高,楼市出现第二波供应热潮。事实上,漳州市场的商业热,从今年上半年就已开始。今年5月,漳州万达广场商铺产品开始对外发售,首期开盘即告售罄,由此推开漳州商业地产放量序幕。商业地产由于不受调控政策影响,在不限购、不限贷的政策背景下,商业地产销售空间较大,因而多数房企持续推量入市。今年下半年,万达再推中央金街强势热销,海峡农博会逆市吸金2亿,明发商业广场公寓写字楼旺销,专业商业地产在逆市突围的同时,江滨花园、融都·新界3幢、联裕凤凰7幢等住宅底商也纷纷加入市场销售行列。(本网记者 朱远娥杨清竹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