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漳州分行深入贯彻监管部门及上级行绿色信贷政策,努力践行国有大行社会责任,积极拓展绿色信贷业务,加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生态环境、绿色建筑和绿色建筑建材等健康经济领域投融资支持,有效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截至2024年末,绿色贷款余额达176.85亿元,较年初增加69.33亿元,增速达64.49%。
提高站位,强化组织推动。成立了以行长为主任委员的漳州分行绿色金融(ESG与可持续金融)领导小组,制定委员会工作规则及推进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发挥绿色金融委员会的统筹推动作用,通过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对全行的绿色金融工作进行部署推动,为各专业部门、机构明确工作的着力点和发力点,研究解决绿色金融推进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促进营销指导、资源配置、激励考核等各项工作扎实落地;通过加强对绿色贷款中的重点风险管控客户、潜风客户绿贷统计标识的复核,防止“伪绿”“漂绿”造成绿贷资产质量大幅波动。
凝金聚绿,加快产业布局。紧跟政策导向,围绕漳州9个千亿产业集群重点项目建设清单展开营销,对新开工重点绿色项目100%对接。一方面加强对绿色重点领域的大力支持,全年实现对“漳州核电一期、二期项目”“福建华安抽水蓄能电站”“年产390万吨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重点项目的投放。另一方面加快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创新融合,引导资金流向“低碳普惠”等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与新成立的绿色建筑建材商会对接,探索创新政策性担保等业务模式。
加强管理,做实“绿色金融”。严格按照总省行绿色信贷与投融资政策指引要求,抓实绿色金融标识管理。一是做好“源头防控”。对于新发放贷款,每月初专人对本月拟投放贷款清单进行梳理,经办行客户经理充分调查了解客户经营业务范围、项目可研中有关建设内容、贷款的实际用途等情况,前中后台部门沟通协作,对于符合绿色统计标准的贷款做到“应录尽录”。二是加强“过程管控”。审查人员审核绿色分类准确性,对标识分类存疑的,业务经办行进一步补充提供相关佐证或说明材料。三是加强“事后纠正”。做好ESG风险全流程防控,强化环保风险管理,强化绿色分类与企业环境信用评级联动管理,不定时对存量客户的绿色信贷分类进行自查和动态调整,持续提升绿色金融数据的准确性,提升合规管理水平,夯实绿色金融发展根基。
后续,工行漳州分行将持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总省行“双碳”发展战略部署,以绿色金融为经营发展的基本理念和自觉行动,加速优化信贷结构,助力推动漳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方宇 李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