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19日,连战在龙海市马崎村连氏祖墓祭拜后铲一抔土带回台湾。(资料图片)
寻根故事
共续家谱
龙海马崎村连氏宗亲会副会长连宗和的书架上有一本《马崎连氏族谱》。作为马崎连氏第18代后人,连宗和将其视若珍宝。这本族谱翔实地记录着马崎连氏从第14世到第24世孙的谱系沿革。更为重要的是,该族谱首次收录了《台南马兵营连氏世系图》。
今年81岁的连宗和是族谱的执笔之一。他说,这本30万字的家谱,是两岸连氏宗亲首次联手续家谱的结晶,更是两岸宗亲“连根连缘”的见证。
族谱的故事可追溯至10年前。2005年,连战在大陆开启了“和平之旅”。不久后,其子连胜文许诺,待到明年春暖花开时,要和父母回到祖地马崎寻根谒祖。
消息传来,马崎连氏宗亲便忙开了。他们修葺连氏宗祠,重修祖庙,以迎接远道而来的台湾宗亲。然而,这些准备就绪后,他们意识到,当地还缺一本连氏家谱。“宗亲回乡认祖,没有家谱怎么像话呢?”连宗和说,马崎连氏原有一册手抄族谱,在上世纪60年代遗憾被毁。因此,马崎连氏宗亲决定,在连战到访之前,重修一本家谱。
当年10月,家谱编纂小组便马不停蹄地开始了资料收集工作。“我们到长泰、到漳平,走访迁居各地的宗亲,收集各户谱系,核对相关人物。到山上,寻找丛林间的墓碑牌匾,到档案馆查阅地方志书。”连宗和坦言,重建家族谱系难度不可谓不大,但让他欣慰的是,台湾宗亲也第一时间加入了修谱队伍,“台湾宗亲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把手头的资料寄了过来,《台湾马兵营连氏世系图》便是连战亲自寄到马崎的”。
经过近半年的努力,全新的《马崎连氏家谱》终于出炉。该族谱包含了马崎连氏渊源、马崎连氏系谱志、台湾连氏宗亲行事录、岐山连氏碑文节录等珍贵史料。不过,连宗和仍觉得遗憾:“因事久年深,加上原有族谱遗失,该族谱资料还不齐全,十四世祖以前的世系暂时无法详细记载,尚需宗亲与专家进一步研究补齐。”
2006年4月19日,连战一家如约而至。当天,马崎宗亲向其送上了马崎的水、米、龙眼干、《马崎连氏族谱》等6样礼物。荣归祖地的连战动情地说:“爷爷,我终于回来了!”临走前,连战还特意用一小铲取下一抔黄土,小心翼翼地包在手帕中,他说:“人亲不如土亲,祖地马崎有祖先生活与奋斗走过的足迹。两岸根同宗血同源,命运是一致的,只有这个民族有希望了,我们才有希望。”
温馨家园
连姓台胞到漳州长泰,必玩的项目是马洋溪漂流,必住的酒店则是连氏大酒店。“连氏大酒店充当了窗口和平台,连起两岸连氏,也连起了亲情和友情,成为凝聚两岸同胞的温馨家园。”酒店董事长连文成说。在过去的28年间,农民出身的连文成俨然成为了两岸连氏宗亲的纽带,无数次连接起了闽台宗亲的跨海亲情。
长泰县江都村是福建连氏聚居地之一,也是不少台湾连氏宗亲的祖籍地。1988年,一批台湾退休老教师来到漳州寻根。然而,老人们对祖地的认知仅仅停留在父辈口中的只言片语,寻根之旅磕磕碰碰。获悉情况的连文成当即予以帮助,把他们请到家中盛情款待,领着他们参观江都连氏宗祠。“台湾的不少连氏宗亲是从江都迁过去的,至今还未能联系得上,劳烦诸位回台后帮着联系联系。”临别前,连文成千叮咛万嘱咐。而这也开启了闽台连氏宗亲的第一次互动。
这一等就是9年。1997年,受连战委托,台湾小脚腿连氏宗亲连成国一行,组团回到江都祭拜连氏先祖。发端于江都的连氏族人,终于得以跨越海峡,欢聚一堂。从此,这样的互动日益频繁,双方多次互访,并举办恳亲交流活动。
连氏大酒店的得名,便源于这样的互动。2007年,连文成以福建连氏宗亲联谊会会长的身份二度访台,并首次与连战会面。连文成送给连战的见面礼是《江都连氏族谱》和《中华连姓》。翻阅着族谱,连战说:“一家人,一家人啊!”
当时,连文成正在筹建一家酒店,以作为连接两岸连氏的窗口和平台。如何命名?他征求了连战意见。连战建议以“福建省连氏大酒店”为名。他说:“‘连’是个好字眼,连接四面八方、五湖四海,既可连成一条线,也可接成一条龙,想连多远就有多远。”从此,连氏大酒店便成为两岸连氏的温馨家园。(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李烈 通讯员 黄国轩 郑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