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来自海峡两岸的14尊“城隍爷”会师龙海海澄,亮相首届“海峡两岸城隍文化节”。近2万的信众齐聚一堂,开展闽台民俗汇演、两岸城隍爷巡境、民俗踩街等活动,增进了两岸民间文化交流。
上午9点,随着祭司道长的一声落下,首届“海峡两岸城隍文化节”庄严开幕,主祭、陪祭与各公庙代表依照传承数百年的祭祀仪式,行三跪九叩礼,献花、献果、献香、献山珍海味……另一边,闽台民俗汇演开始了,锣鼓喧嚣,东道主献上戏钵绝技;台北的霞海城隍庙与厦门霞城城隍庙,联合演出精彩的城隍阵头,赏罚二司、黑白无常挥舞着臂膀,迈开代表正义的步伐……
当天中午,两岸信众观看了漳州台商投资区三位“官将首”的表演。“官将首”相传为两将军,又为危害人间的魑魅,后为地藏王菩萨的佛法所慑服,成为菩萨的驾前护法,奉旨庇荫民间。表演结束后,三位“官将首”出阵,到城隍庙前为“城隍爷”接驾。随后,来自各地的大鼓凉伞、锣鼓队、龙艺、布马阵等方阵一一列队,边行走边表演,簇拥着来自两岸各地的城隍神尊,开始绕着海澄镇巡境踩街。
“城隍联谊会成员约150人参加盛会,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回到故乡,很高兴。”祖籍南靖的台北市民李晓晴女士说,90岁高龄的爷爷从漳州去台湾后,就没回来过,一直嘱咐她要回故乡看看。“规模很大,体现了城隍爷的‘威灵’,共同的信仰促进了两岸民间的交流。”全台城隍联谊会会长、嘉义市城隍庙董事长叶源助表示,传承城隍精神,弘扬城隍文化是两岸信众共同的宗旨。
据清乾隆《海澄县志》记载,海澄城隍庙始建于明隆庆五年(1571年),至今已有443年的历史。海峡两岸城隍文化同祖同源,信仰一脉相承。海澄,古称“月港”,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隍信仰也随着当时东南沿海掀起的移民浪潮从海澄出发,涌向世界各地,影响着台湾乃至东南亚的宗教信仰和民俗习惯。
目前,台湾的城隍庙有上百座之多,其中不少便是闽南城隍庙的分灵。2011年举办“‘两岸城隍文化祭’暨海澄都城隍庙开基440周年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亲笔题词“海峡两岸城隍文化节”。今年6月,国台办同意龙海举办“首届海峡两岸城隍文化节”活动,并将其列为2014年对台交流重点项目。(记者 罗培新 邹挺毅 通讯员 施必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