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两名“85后”大学生回家乡用花生壳种植有机蔬菜,从最初0.1亩地的实验到25亩地的规模种植。且看—— 花生壳上的“绿色财富梦”
谢瑞达(图左)和林玮俊在大棚里观察黄瓜长势
大学毕业往城市里发展的很多,回到农村种田的就少之又少。而在龙海东园镇东宝村农田上,就有两名搞起无土栽培的大学毕业生,他们是谢瑞达和林玮俊。
从兴趣到实验再到做起蔬菜大棚,“85后”的两人已经和无土栽培结下了不解之缘。4月28日,笔者走进东园镇高优农业示范区,倾听他们的创业故事。
兴趣相投结伴种田
2011年,谢瑞达和林玮俊分别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生态学专业和漳州职业技术学院英语专业。“虽然家住龙海江东桥头两端,但互不认识。”林玮俊说。
毕业之后,谢瑞达跟随学校导师在闽侯基地搞有机蔬菜实验,半年后辗转到厦门工作。过了一年半,他还惦记着有机蔬菜发展前景,决定回家乡尝试种植,还专程回母校请教专业老师种植技术。
回家里,他开始尝试用0.1亩地实验水培蔬菜。半年后,对有机蔬菜同样感兴趣的林玮俊通过朋友介绍找到了谢瑞达,就这样两人开始了无土栽培技术探索之旅。
刚开始,他们通过网络和书籍掌握相关技术,还到漳浦、泉港等地参观学习。随着实践的深入,他们发现实验技术并不像书本和老师讲的那样容易。“小小几见方的一块地,要控制好温度、光照、湿度等因素,又要处理病虫害,各种问题接踵而来。”谢瑞达说。
经过1年多的实验,他们的水培蔬菜算是成功了,种植规模扩大至2亩多地。然而,他们真正的无土栽培才刚刚开始,一场更大规模的种植技术难题正等着他们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