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锦旗,赞誉满满。这是一场与死神的殊死搏斗;这是一次多学科协作的精湛演绎。每一面锦旗都承载着患者及家人的感激与敬意,每一面锦旗都肯定着多学科团队的专业技术。
老人背部疼痛
原来是心梗惹的祸
王大爷(化名)今年71岁了,在过去的一年里,他的背部像被无形的枷锁束缚着,每天都要忍受那种难以言喻的疼痛感。
三天前,王大爷的背部疼痛逐渐加重,让他整夜难眠,精神也日渐萎靡。更糟糕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晕厥竟然让王大爷陷入了长达一小时的昏迷之中,完全失去了意识。家人见状心急如焚,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将他紧急送往漳州市第三医院进行抢救。
患者入院后,血压骤降至62/42mmHg的危急水平,这一异常数值立刻引起急诊科团队的高度警觉。随后,床边肌钙蛋白检查结果高达10.11ng/ml,结合患者临床表现,急诊科团队迅速作出判断,患者极有可能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面对这一紧急情况,急诊科团队立即行动,迅速启动急性胸痛救治流程,并通知心脏与血管介入医学科团队会诊。同时,立刻让患者口服了心梗一包药,并静推3000u的肝素以稳定病情,在征得家属的同意后,患者被火速送往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室,接受急诊介入手术。
在紧张的手术过程中,介入医学科团队明确诊断出王大爷的病情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发现其D1支动脉发生了急性完全闭塞。为了迅速恢复血液流通,医生们果断采取了D1球囊扩张术,成功打开了闭塞的血管。
然而,尽管手术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但王大爷的病情仍然显得并不稳定,因此转至重症医学科进一步治疗。
争分夺秒,上下联动
ECMO再创生命奇迹
转入重症医学科,患者的血压依然处于低位,医生迅速启用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及垂体后叶素治疗,但血压仍旧在42-120/22-50mmHg之间波动。进一步深入检查,结果显示其心脏存在心包积液,重症医学科团队与超声科团队强强联手,迅速实施心包穿刺置管,并辅以补液补蛋白治疗。然而,尽管采取了这些紧急措施,患者的血压依然难以稳定。
随后,医生再次进行了心脏彩超,结果显示患者的EF(射血分数)仅为30%,CO(心输出量)仅为1.06L/min(正常为4-6L/min),SV(每搏量)更是低至10ml/次(正常为60-90ml/次)。这些数据明确地指向了一个结论:患者在心肌梗死后出现了严重的心源性休克。
面对这一严峻的情况,重症医学科李鑫主任迅速与患者的家属进行了深入沟通,详细解释了他的病情。在充分沟通后,患者家属表示理解并同意进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ECMO)”。李鑫主任和陈文琴护士长立即启动了ECMO团队的紧急响应机制,为接下来的治疗做好了充分准备。
患者于23时20分开始手术,23时40分结束,手术过程用时20分钟。
鉴于患者发生消化道大出血的紧急情况,在成功实施ECMO治疗后,重症医学科团队迅速通知消化内镜室副主任医师陈小松进行胃镜检查。经过细致的检查,陈小松明确诊断患者为应激性溃疡。随后,医生为患者制定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积极应对这一并发症。
经过长达10天的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王大爷的心功能逐渐恢复了正常,被转入心脏与血管介入科,继续接受后续的治疗。
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和积极治疗,王大爷的病情逐渐趋于稳定,最终顺利出院了。
出院后,王先生及家属怀满感激之情,送来了10面锦旗,以表达对医院多学科医护人员的深深谢意。这些锦旗上面绣着患者对医院专业治疗与悉心护理的赞誉之词,每一面锦旗都记录着多学科联合击退“死神”的艰辛历程。
在多学科协作的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以精湛医术、无私奉献和紧密合作,共同为患者筑起一道生命的屏障。未来,医院将继续秉承、团结协作、救死扶伤的精神,为更多患者带去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