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炎钦从小得了小儿麻痹症,成家后,办了酿酒加工坊,但是生活仍然拮据。祸不单行,妻子又身患肝硬化,结果负债累累。幸亏,凭借多个部门的帮扶,酿酒坊走上了正轨,让他家的生活条件也改善了。
南靖县有贫困村32个,贫困户1673户,贫困人口5383人,徐炎钦就是贫困户之一。近年来,南靖县作为非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通过积极探索党建统领、产业支撑、项目对接、创新带动的“四轮驱动”扶贫模式,不断突破薄弱环节,补齐扶贫工作“短板”。
据统计,2016年全县完成3491名贫困对象和10个县级贫困村脱贫摘帽,今年将确保完成1892名贫困对象和22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实现提前一年整体脱贫目标。
讲述:妻子患病,贫困家庭负债累累
近日,导报记者驱车到南靖高新园区徐炎钦家,一踏进大门,迎面便扑来一阵浓浓的酒味。“这是白米酒,用白米酿制的,这边还有糯米酒。”徐炎钦一边忙着将高温蒸过的白米粒抖出来散热,一边向导报记者介绍制酒过程。家里后院放着过滤机、烘床、酒糟等,这就是徐炎钦自建的小酿酒坊。
徐炎钦,今年52岁,两岁时生了一场病没及时治疗,最终不幸得了小儿麻痹症,导致一条腿行走困难,无法干重活。为了养家糊口,徐炎钦刚开始在家里种田,1999年,台风和霜冻灾害,夺去了他一年的经济收入。再苦也要继续生活,2000年,徐炎钦放弃种田,从丈母娘那边学习酿酒技术,开始学制酒。随后,夫妻俩创办酿酒加工坊,开始酿造时,由于设备简单,少有名气,产量又不大,生活非常拮据。
2014年,徐炎钦所在村因漳州高新园区开发建设需搬迁安置,徐炎钦用拆迁安置补助款13万元,又从亲戚那筹款,共举债20多万元,在新区规划安置地建了一栋房子。谁知债款未还,那年底,徐炎钦妻子又身患肝硬化,仅住院治疗就花费4万元,再加上长期服药,每个月药费除去报销外,自己还得承担700多元。
“那时候家里真的是负债累累,还有两个孩子在读书。”徐炎钦回忆说,那年建房子,几乎所有亲朋好友都帮助他,连之前老村长也拿出积蓄帮他。
举措:获得帮扶,酿酒坊年创收不少
就在徐炎钦一家举步维艰之时,他们的出现,让他一家从贫困深渊中走出。
原来,去年在村贫困识别过程中,南靖高新园区、村挂钩帮扶干部了解到徐炎钦的情况后,把他列为省定扶贫标准建档立卡贫困户,并确定为县台联挂钩帮扶对象,帮助他妻子申请列入低保户,享受重大疾病救助,过年过节还送上慰问金、慰问品。
此外,帮扶干部经过研究认为,徐炎钦有酿酒技术,又有场地,但设备需更新,就帮助他申请5万元的小额贴息扶贫贷款,用于添置一套全新的酿酒设备和购买原材料的资金周转。而剩下资金用于从山上直引山泉水到家酿酒,余下的泉水则出售给村民当饮用水,卖水每月可增收1000元。
在政府和身边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徐炎钦的酿酒加工坊步入轨道,酿酒生意越做越大,慕名前来加工米酒、购买米酒的人越来越多,年加工酿制米酒4万斤,创收3万多元,家庭经济压力缓解不少。而这几年,徐炎钦先后加入蓬莱市慈善会、漳州助残创业协会、漳州义工志愿队等慈善组织,积极参加各类帮扶济贫活动,将爱心传递下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徐炎钦成功摆脱贫困,走上致富的道路,这只是南靖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一个缩影。截至8月份,南靖县精准脱贫攻坚竞赛综合排名已连续6个月位居漳州市第一,今年将确保完成1892名贫困对象和22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实现提前一年整体脱贫目标。(海峡导报记者 赖雅红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