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南靖县金山镇河墘村,舞龙队在锣鼓声中走街串巷,三两孩童结伴嬉戏,村民载歌载舞闹元宵。走近河墘村,宽敞笔直的村道,一幢幢别致的别墅映入眼帘,香樟兰花清香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村民们热情洋溢,整个村庄凸显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漳州首个村级公立幼儿园。 张梦帆 摄
近年来,奋发作为的河墘村人闯出了一条致富路:村里有包括港兴集团、聚天集团、万士利食品有限公司在内的40多家工业企业,其中规模工业企业有6家。加上村里投资的6级水电站、房产开发、林下经济种植等项目,村集体年收入达到了200多万元,拥有集体固定资产近2000万元。河墘村还获得“全国小康建设明星村标兵”“省级明星村”等荣誉称号。
然而,作为“明星村”,河墘村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积极为乡村振兴作出实践性探索:
在村两委的号召下,乡贤自发捐款近400万元,推动建成漳州首个村级公立幼儿园;
在党员们的带动下,河墘村实行老人退休金制度,保障村民福利;
在村党委的规划下,一座座村民公园和一片片绿地涌现,农村的环境日益优美……
共建,村民自发捐款做公益
“自从村里办了公立幼儿园,我们可安心多啦!”3月2日一早,村民吴金生就带着孙女到河墘小学附属幼儿园报道,脸上洋溢着笑容。河墘小学附属幼儿园位于河墘村正中心,“从家里到幼儿园,只需要穿过2条村巷,等于在家门口就能上学”。
河墘小学附属幼儿园的设立,还要归功于河墘村村民们的共同努力。在此之前,村里仅有一所建于1978年的老旧幼儿园。由于园区配套简陋,师资匮乏,许多村民只好把孩子送到镇上或者市区的幼儿园,给村民的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
“村里经济条件好了,完全有条件申请建立公立幼儿园。”河墘村党委书记吴惠珍介绍,2014年,在河墘村党委积极争取下,上级部门同意在村里设立公办幼儿园。2016年,河墘小学附属幼儿园项目正式动工。“村民们都乐坏了。”吴惠珍说,教育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能在村里建公立幼儿园,村民们都十分激动。于是,在河墘村两委的号召下,河墘村企业和个人自发捐款达到了近400万元,专款专用,助力幼儿园的基础配套建设。如今,河墘小学附属幼儿园的教学设施,一点也不亚于县城或市区的幼儿园。
目前,河墘村的220名儿童都实现了在家门口上公立幼儿园。幼儿园建成后,形成12个教学班的办学规模,服务半径达周边7个行政村,大量适龄儿童受益。
其实早在2012年,河墘村的村民们就曾自发捐款,支持村里的教育事业。当年,南靖县启动“校安工程”,在河墘村建设河墘小学。得知此事后,村民们自发捐款,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总共捐了100余万元的现金和近50万元的物品,包括电脑、课桌椅等。
如今,河墘村每年由村两委、全体党员及热心人士自愿捐款的资金,都有数十万元。这些资金全部用于扶贫、助学办学等方面的公益事业。“村民们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了,大伙儿都想多为家乡出一份力,这很不容易!”吴惠珍说。
共治,党员引领吹起和谐风
“我这个月的补贴发到哪个存折上了?怎么找不到了。”
“别着急,先进来喝口茶,我马上帮你查查。”面对前来求助的村民,值班的河墘村党委委员吴勇杰热情接待,耐心地帮忙解决问题。
这是河墘村创新便民工作的生动一瞥。近年来,河墘村开展村干部坐班制度,严格实行村干部8小时工作制,负责接待来访,为村民提供了快捷有效的办事服务,实现“小事不出村”。“只有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才能真正为村民排忧解难,也才能让整个村庄的运转井然有序。”吴惠珍介绍,近十年来,河墘村没有发生过一例上访事件。
此外,河墘村老人协会也是和谐乡村治理的一支“先锋队”。
去年年初,78岁的村民林炎辉患上了肝积水,需要住院治疗。不料,其四个已出嫁的女儿和一个已成家的儿子互相推诿,谁也不肯帮忙照顾老人。得知此事后,河墘村老人协会的会长吴学廉,立即组织老人协会的代表介入协调此事,经过几轮聚集协商后,林炎辉的5个子女最终同意出钱并轮流照顾老人。
“老人协会主要负责协调一些村民的纠纷和矛盾。”68岁的吴学廉会长介绍,每个月1日,老人协会都会召集60余位来自各小组的老人代表开会,协商解决近期村里出现的问题。在河墘村,55周岁以上的党员人数,占全村党员人数的三分之一,这些党员大多都已加入老人协会。在这群德高望重的老党员的带动下,河墘村吹起了阵阵和谐风。
如今,河墘村还实行了老人退休金制度,每位老人每月能拿到福利金40元。如遇红白喜事,还能领取慰问金,生日还可以到老人协会领取蛋糕。老人有了保障,年轻人负担就更轻,整个河墘村就愈显得有活力。
共享,村民乐享新生活
日前,记者走进河墘村寨仔尾廉政文化公园,只见一支由村民自发组成的广场舞队,在文化园内载歌载舞,热情似火,畅享生活。
如今,生活富足的河墘村人,也越来越重视生活品质。2016年,河墘村将廉政文化与居民休闲观光健身相结合,建成了廉政文化公园。公园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廊、廉政文化长廊和廉政石刻三部分组成,占地近2000平方米,还设置通俗易懂的廉政标语、廉政警示碑、警示录等30余处,成为河墘村乃至金山镇党员干部接受廉政教育的重要基地,更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休闲的好去处。
廉政文化公园的建成,还要归功于河墘村明确的资本管理制度。目前,河墘村集体资产达到了2000多万元。每年年初,河墘村都会召开全年资金预算会议,按照“三个三分之一”的集体资金管理制度进行资金使用,即三分之一用于日常运转费用,三分之一用于社会事业建设,三分之一用于投资扩大生产。
2015年,河墘村的9个自然村,全部实现村道硬化,铺上水泥路;2016年,所有村道全部安置路灯,还建成了3个村民公园。此外,河墘村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每年拨给村关工委5万多元,作为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奖金,每年奖励考上大学本科的学生约8万元。去年10月,村里的文化广场项目也正式动工,预计今年年底能全部完工。
“物质生活有保障了,精神生活也得跟上去。”吴惠珍介绍,今年,河墘村还将在九龙江西溪支流的沿岸,规划建设约3公里长的江滨栈道,美化村庄环境的同时,也让村民们有更多休闲的好去处。(全媒体记者 梁政)
记者手记>>> 用新思路新经验建设新农村
今年2月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问题,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在乡村的发展当中,总有一些走在前面的“明星村”,他们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积累着经验,供后来者汲取其中的营养。
自2004年成立党委会起,河墘村的发展就进入了“爬坡”阶段。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河墘村党委积极作为,致力于通过自身的优势,不断创新“三资”管理制度,将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程序化轨道,真正做到干群共商和行政透明,让村民有了实实在在的参与感。
而在纷繁复杂的农村矛盾、纠纷问题上,河墘村通过以老党员群体为主导的老人协会,不断完善村规民约,深化村民 自治实践,有效提升了乡村的德治水平,从而塑造出了“小事不出村”、近十年无一例上访的和谐景象。
此外,河墘村还将文化建设提到乡村建设的重要议程中,接连建设了农村公园、廉政公园、文化广场,并通过村两委的带动,引导党员、村民积极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努力塑造河墘村公益品牌,真正走出了一条建设新农村的路子来。(全媒体记者 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