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记忆 守望非遗
孤独的土楼营造者:怀技艺 无处施
70岁的非遗传承人张民泰希望,在土楼景区建“营造技艺”演示基地
回忆。站在晓春楼屋檐下,张民泰说起当年修建土楼的方法
一绝。南靖土楼四菜一汤(资料图)
别样。土楼群里,楼与楼的屋檐相邻,形成“一线天”
夯杵。张民泰向海都记者示范土楼墙体的做法
闽南网4月17日讯 前天上午10点半,南靖书洋镇河坑土楼群,11米高的晓春楼前,一米六个头的张民泰显得有些微小。
晴朗春日,站在这座土楼的屋檐下,张民泰想起了40多年前自己参与建造的图景:墙模必须水平垂直放,夯杵也要垂直上下……
转瞬间,到了70岁,他已是古稀之人,刚被评为客家土楼营造技艺传承人。也许,在外人看来这是件高兴事,但他黑黄面庞里的神情,却有几分凝重——
因为,上世纪70年代后,南靖地区基本没再新建大型土楼。作为市级非遗传承人的他,虽身怀绝技,却面临没有用武之地的尴尬。
这分尴尬,不仅仅属于本应尽享天伦之乐的张民泰,更属于土楼营造技艺的延传。
【青年】
23岁参与最后 一批土楼修建
我们的采访车往南靖走,一路上,几栋正在修建的仿圆形土楼钢筋水泥结构建筑十分显眼。
这种“嫁接”,能常在漳州西部县城的不少现代建筑上看到。景区大门、酒店、温泉浴场,作为南靖县的标志性建筑,古老的土楼元素,正被娴熟地仿造、复制着。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近几十年内,用传统手法筑造的土楼,却少之又少。实际上,自从上世纪60年代最后一批土楼建成后,南靖地区大规模的土楼建造活动就中止了。
现住南靖县书洋镇曲江村的张民泰,23岁时,参与了最后一批土楼的修造。
原来,1949年后,曲江村不少居民还都住在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永盛楼等修建年代较久远的土楼内。“到上世纪60年代,人一多不仅住不下,一遇刮风下雨、地震等灾害,还要赶紧将楼内的村民疏散出来”。
张民泰说,上世纪60年代,曲江村新修了6座土楼,加上之前修建的土楼,最终形成以方形、圆形两个系统,北斗七星状分布的河坑土楼群。
晓春楼就是1967年才动工开建的,那一年他才23岁。由于家里共有四兄弟,在永盛楼的原来两个开间内,一家人的生活显得拥挤。
参与新楼建造,可以按劳动量,分到相应的房间。不过生产队的限制是,每户申报最多不能超过两个开间。
当时,张民泰一家申报了两个开间。
非遗项目名片2
客家土楼 营造技艺
土楼是一种独特山区民居建筑的杰作,中国历史上村落环境与自然山水有机结合的典范。其建造工艺历史悠久,为中原夯土技术之传承,始自于唐,至明朝时已臻成熟。
建造土楼多无详细的标准设计图纸,因为土楼造型模式乃千百年相传之定式,是由泥木匠师与主家商定建怎样的土楼。这种临场即时性,靠的是匠师的经验承继积累与艺术和科学的智慧。
2011年,福建省南靖县、华安县客家土楼营造技艺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暮年】
重拿久藏的夯墙工具夯杵
新建的晓春楼,建筑面积2458平方米,分三层,体量巨大。虽是集体工程,修建起来工期也很长,三年才完工。而之所以修那么久,不是因为营造的人少,而是因为土楼的建造技艺很有讲究。
张民泰说,建土楼,只能在旱季施工,天时很重要。因此,大型多层土楼一般只能一年夯一层,每夯完一层架上木料。一遇雨天,还要暂时停工,遮护好墙体,以免墙体被雨水侵蚀。旱季一过,又要重新把墙体盖起来,待次年秋冬续建,使墙体干燥结实,达到坚固耐用的目的。
百闻不如一见,张民泰给我们示范起了夯墙技艺。由于久不筑造新楼,墙模渐渐没了用武之地,张民泰把他们收藏在晓春楼对面的一个储物间里。
重新组装好墙模,张民泰拿起夯杵,站上墙模,一板一眼地亲身示范夯墙动作。“墙模必须水平垂直放,夯杵也要垂直上下。角度一歪,就会扰乱已经夯好的墙面”。张民泰一边展示,一边强调着夯墙的要点。
尽管墙模内,实际上并没有厚实的“五花土”,但张民泰依旧十分卖力,挥动夯杵的力道似乎不减当年。夯杵上下提动间,时间仿佛又回到了40多年前,修建晓春楼的那个时候。只是当初的青年,转瞬变成了现在的古稀老人。
“夯完墙,开模后,必须为墙体表面不平、凸出的地方进行修补,这时候它就派上用场了”。刚从墙模上下来,张民泰又拿起船桨状的扁平墙拍,用力向门口的阶面拍去。
1970年,晓春楼建好后,张民泰到了曲江小学教书。1987年开始,由于懂土楼营造技艺,他被调到南靖三中教劳技课。
此后,一直到10年前,才从学校退休。
【愿想】
在土楼景区建土楼营造技艺演示基地
被确定为漳州市级非遗传承人后,张民泰的紧张感愈发强烈。萌生这种感觉,不是没有原因的。
如今越来越多的土楼居民从楼内搬出,住进砖房。再者,盖一座土楼,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40年没有新建营造土楼了,在没有实践支撑的情况下,土楼营造技艺又该如何传承下去?
或许,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矛盾性的问题。
“许多到南靖土楼参观的外地游客,对土楼的建造过程都很感兴趣”,目前,土楼景区虽有土楼博物馆,馆内也展示了各种营造土楼的工具,不过静态的展示,毕竟无法带给人直接的经验,也无法完成技艺的传承。
张民泰的初步构想是,在土楼景区用传统技法建一座新的土楼。“建造的时间可以长一点,可以做成演示基地,不一定像晓春楼三年完工”,张民泰说,这样,土楼营造技艺通过实践,就能顺利传承给下一代了。(海都记者 朱加良 杨清竹 实习生 柯俊年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