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药博大精深,种类繁多,其中有不少药名带“猴”字。据175医院药学科主任费燕介绍,带“猴”字的药名主要有猴枣、猴头菇、猴结、猴樟和猴姜5种。
网摘图片
猴枣,也叫猴子枣、羊肠枣、猴丹、申枣。它是猴科动物猕猴等胆囊的结石,椭圆形,略似小枣,大者如鸡蛋,小者如黄豆,一般如莲子大。表面青铜色或绿黑色,平滑而有光泽,以个大、色深、质脆者为佳。其功效用于治痰热喘嗽,咽痛喉痹,小儿惊痫,瘰疬痰核。
网摘图片
猴头菇,又叫猴头菌,因外形酷似猴头而得名。猴头菇作为食材,是美味菜肴。猴头菇也是药材,制成的药品叫猴菇片,《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记载:“本品为猴头菇经加工制成的片剂,具有养胃和中的功效,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胃炎的治疗。”另外,现代医学和药理学的很多研究,对猴头菇的药用功效概括为提高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降血脂等多种生理功能。
网摘图片
猴结,也叫猴竭、血灵脂、血灵芝、乌猿结。它是雌猴定点排放月经及分娩时所排出之血、胎盘,遗于地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其经血经过上百年的润炼,有百分之一演变凝结形成猴结。猴结呈暗红色或棕黑色的不定形块状,主要用于胃病、内外伤散血、妇科、妇女调经、贫血等疾病的治疗。在古代,猴结是一种专治妇科病的珍贵宫廷秘药,如今在药材市场上难觅踪影,极为罕见,可遇而不可求。该药曾被中医广泛运用于治疗男性,女性不孕不育,效果高达90%,且该药在治疗妇女干血痨,血虚,妇科病等方面有奇特疗效,也是外伤愈合治疗方面的良药。
网摘图片
猴樟,又叫香樟、香树、楠木、猴挟木、 樟树、大胡椒树。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风湿痹痛,吐泻腹痛,腹中痞块,疝气疼痛等。
网摘图片
猴姜,也叫崖姜、岩连姜、爬岩姜、肉碎补、石碎补、飞天鼠、牛飞龙、飞来风、飞蛾草。药用功效是补肾强骨,续伤止痛,主要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和白癜风。 (黎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