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学子档案
姓名:苏宇鹏
家庭住址:龙海海澄镇东泗乡卓港村高坑社13号
毕业学校:龙海二中高考成绩:568分(理科)
录取院校:集美大学
闽南网7月31日讯 “集美大学什么样,很大吗?”一听说记者到过他报考的学校,20岁的大男孩苏宇鹏很是兴奋,隐露的腼腆间,透着微笑。
虽然已被录取,但却迫不及待地想打听打听,自己所向往的大学校园。
听同学说,鼓浪屿是个浪漫的地方,苏宇鹏没舍得花钱,只能先把这份“奢望”藏在心底。不仅这样,高中三年寄宿期间,晚自修后,也从不吃宵夜,“习惯了不吃,就不饿了”。
苏宇鹏的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一年种水稻,收入千元,农闲时,还到处打零工,家里还有耄耋之年的爷爷奶奶,一家人蜗居的祖屋,处在地势较低处,要是一遇上雨天,水还经常漫进屋里。
父母欣慰总能听到村民赞儿子
最近,快过农忙时节了,苏宇鹏的父母又到村子附近四处找零工做,这样每人每个月还能赚三四百元。
不过,去年母亲苏金美帮人采摘杨梅时,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摔断了左腿,至今还没完全恢复,只能选些轻活做。爷爷患有脑血栓,每个月需要几百元医药费。
令父母欣慰的是,最近夫妻俩只要出去干活,村里人都会来道喜,大家都说,儿子苏宇鹏是村里的骄傲。句句赞扬话,都让爸爸妈妈心里暖暖的。儿子能考出这样的成绩,父亲苏文龙觉得很不容易,“家里连个放书的地方都没有,房子所处的地势比较低,一下雨,水就漫进屋子”。可尽管如此,一叠奖状,是苏宇鹏努力的见证。
高中三年省下吃宵夜的钱买书
“从小没吃什么营养,瘦得皮包骨了。”母亲苏金美几次提起儿子,都很心疼。
高中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天晚上晚自修后,有些同学会买些宵夜吃。可是,苏宇鹏从来都舍不得买,把钱留着买课外书。
其实,一开始,每天读书用脑,到了晚自修下课,肚子早就发出“抗议信号”了,不过每天大约10元的饭钱,只够支付3餐,根本不够吃夜宵,所以,苏宇鹏也就习惯忍着饿了,“饿了忍忍就过去了,不吃习惯了,慢慢地就不会饿了”。
算上大学一年的学费和住宿费,要5000多元,这些天,父母为了这笔钱,四处奔波,找亲戚筹措,腿脚不便的母亲顾不得休息,干完农活马上找零工。苏宇鹏一考完试,也找了许多工作,可是工厂招暑假工的太少,至今也没找到“工作”。
每天,他都只能煮好饭菜,等父母回家吃饭。“我要是去上学,他们回到家,还不能马上吃到热饭热菜。”看着父母每天早出晚归,苏宇鹏觉得自己不能帮上什么忙,心里难受,他说,“想要早点完成学业,有份工作,父母也就不用再这样操劳了”。
【捐助方式】
捐助渠道有两种:现金捐助和转账捐助。
您可以直接到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漳州新闻中心捐赠,电话:0596-2050110,地址:漳州市胜利西路劳动大厦10楼,联系人:牛小姐。
您也可以转账到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开通的个人账户,户名:牛肖培;开户行:工行漳州市城西支行;账号:6222021409004871556。
您可以自行决定捐助对象,帮扶一位或者多位困难大学生;也可以不指定帮扶对象,捐资金额也不限,由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漳州市教育局汇集后确定帮扶对象。(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郑娟娟 戴江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