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漳州“一品一码”应用之路 一波三折往前走

来源:福建日报 2019-06-17 08:36 http://www.mnw.cn/

  扫一扫码,就能知道食物从哪里来,运输、加工这一路上都“经历了什么”,万一有问题该找谁……作为我省率先推行“食品安全全程追溯系统”的城市,漳州市已有4045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纳入市“一品一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录入数据1437万条并向省级平台输送数据1423万条。

  尽管成绩亮眼,然而由于涉及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检验检疫、流通销售等诸多环节,产品追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一品一码”的应用之路仍是一波三折。

应用:遇上难题不可避免

  6月8日,一位客商找到福建百汇绿海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地查看“一品一码”工作流程:员工们为新鲜蔬菜完成分装、检验等程序后,贴上二维码追溯标签。紧接着,追溯码的信息随着蔬菜进入海峡农博会的批发环节,又从批发市场进入菜市场。市民扫一扫销售小票,就可以看到全流程。目睹了“一品一码”的规范流程,客商痛快地下了50多万元的订单。

  “一品一码”的建设效果,是很多企业没想到的。5年前,漳州市开始建设食品溯源安全监管平台,不少人觉得只是做做样子而已,很难搞下去。

  “成本高是首要问题。”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价值3000余元的可追溯电子秤,让菜市场的摊主们觉得难以接受。另外,它让潜规则无处藏身。原本,“称一斤得八两”是常有的事,市民也难以核实,而可追溯电子秤却打破了这一切。对于短斤少两的商家来说,拖延使用是最好的办法。而他们对付检查也很有一套:检查时就用上可追溯电子秤,不检查的时候就撤下来。“还有些商家担忧销售量和流向泄漏。”业内人士道出了缘由。

  针对成本问题,漳州市出台了《关于实施食品安全“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的激励措施》,制定相关的验收细则。3年内,市、县两级财政对“一品一码”工作完成较好的市场给予相应的奖补。漳州市延通、北桥、南河3个试点市场采用的可追溯电子秤,均由政府免费提供。相关部门还提供免费的培训,让各个生产主体都能明白系统的使用方法。

  “随时随地有据可查,避免消费者与商户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扯皮。”市民蒋伟华表示,多数消费者对商家使用可追溯电子秤表示拥护。一些固定冷藏食品的商户对使用可追溯电子秤较为接受,他们认为:“不用费脑子统计,跟消费者也少了纠纷。”

转化:技术必须切中痛点

  不过,对于可追溯系统,不少商家仍在观望等待,相关部门开始琢磨新的出路。

  “我们和农商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对于积极扫码的顾客,提供让利促销,并赠送购物袋、面巾纸等小礼品,让顾客督促商家使用可追溯电子秤。”芗城区市场服务中心主任吴雪嫣表示,可追溯电子秤是足量称,菜品单价势必不能打折。短时间内,商家会流失部分客户。但当客户意识到其他地方短斤少两,就一定会返回购买。另外,消费者一旦发现问题,还可以通过二维码“往回追”,食品安全系数高。

  在商家看来,“一品一码”需要完善的地方还有许多。“时间和钱一样重要,过了时间,菜的新鲜度就会被损耗,我们不希望增加繁琐的步骤,最好和平常工作一样。”菜贩吴溪东说。

  “我们开发自动识别功能,直接上称,无需多余动作。甚至,我们还附加记账、数据分析等功能。”作为漳州市“一品一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的技术承建方,福建思特电子有限公司总裁曹渝常希望,可追溯系统不是增加商户麻烦,而是提供便利。

  也有人担心道:“二维码里的信息真实吗?如何保障数据安全?”“漳州市‘一品一码’的平台数据存在‘华为云漳州’,它拥有三级等保资质,安全性较高。”漳州市市场局副局长张红表示,漳州市还与平台运营商、业务科室签订保密承诺书,对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进行约束。

  张红表示,漳州市“一品一码”食品溯源安全监管平台已与省级平台、县级平台纵向对接。随着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他们还将与市农业、质监、进出口检验检疫等部门横向对接,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机遇:高品质产出高效益

  “从另一个维度来说,可追溯系统能提供机遇,让有机食品、绿色蔬菜再火一把。”百汇绿海南靖生产基地负责人游松毅表示,伴随消费升级,人们不再满足于吃饱,开始追求吃好。然而,绿色食品真假难辨,在信息传播快速的今天,往往一个个案就可能引发信任危机,让整个产业蒙尘。

  基于此,百汇绿海早在2014年就建立可追溯系统,建立完整的进出仓和使用管理制度,安排专人管理。消费者只要扫二维码,就能了解蔬菜的种植时间,农药批次、品牌、浓度,以及采摘时间等信息。

  “部队、宾馆、超市、政府和学校食堂等,他们每天的采购量非常大,只有我们这种纳入‘一品一码’的供货商才能供货。仅这一项,就提升50%的销售额。”游松毅表示,5年后再回首,当年加入可追溯系统,重要性难以估量,那是真正的“吃螃蟹”。

  今年以来,百汇绿海还增设了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对可追溯系统进行提升。“由不可视提升为可视,对所有农事行为进行全程录像。”游松毅算了一笔账,270亩的菜地需投入硬件设施费用218万元,省农业农村厅补助100万元,一次投资可以使用15年以上。如此算来,每个农产品增加的成本非常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消费者的信心指数却大幅提升。

  在福建源兴生态农业科技公司,企业对每个地块的蔬菜种植信息都进行详细记录。“我们建立了田间档案的闭环管理,只要企业够自信,就敢于公开生产全链。”源兴公司董事长陈元武表示,食品安全和公司发展唇齿相依,企业一定要主动参与,才能分享发展红利。

  不过,农业生产主体数量众多,实力规模不均衡,不少生产者实力还较弱,难以承担巨大的投入。有的觉得收益看不清,持观望态度,迟迟没有行动。

  “技术提供方要尽可能减少落地成本,才有利于平台的推广和实现。”曹渝常表示,小农户可以与合作社签订协议,提供绿色有机的农产品;可追溯流程则交给合作社做。未来,技术提供方还将在“农事活动AI识别”领域进行更多尝试:只要农户喷农药或采摘,摄像头就会自动抓取信息,让消费者了解更多详细的情况。(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益纯 通讯员 林国浈 郑凯 游雪惠 )

原标题:漳州“一品一码”,一波三折往前走
责任编辑:李晓灵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漳州以旧换新补贴 再辟新渠道
  • 漳州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 漳州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三十三次会议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说的 短时间内失血量超过总血量20%会导致休克 超37万人次!假期首日南平客流增长明显 5月2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9亿人 北京今天以晴为主 阵风6级左右 五一假期 因雷雨、沙尘等天气 这些机场航班运行可 中央气象台:江南南部华南北部降水显著偏 逛博物馆、游西湖……“五一”假期多地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