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漳州一男子海边游泳 手臂被水母“蜇”出水疱

来源:闽南网 2020-08-04 16:26 http://www.mnw.cn/

  闽南网8月4日讯(闽南网记者 梁政 通讯员 黎斌 谢芬 文/图)水母也叫海蜇,其身体外形像一把透明伞,是一种非常漂亮的浮游生物。殊不知,在它美丽的外表下面,也隐藏着不少凶险。8月4日上午,在第909医院急诊科的病房里,21岁的小伙朱先生右手上臂长出了不少水疱,一问才知道是被水母蜇伤的。

  据了解,7月30日晚上7点许,朱先生在漳浦一海边游泳时,突然感到右手上臂一阵刺痛,“是一坨白色的东西,蛰完我就跑了”。有些海洋生物知识的朱先生,推测自己是被水母蜇伤了。过了没多久,他的右手臂局部开始出现肿痛、红斑、丘疹,并伴有头痛、头晕。即使涂抹了一些随身带的止痛药膏后,朱先生的不适症状依旧没有缓解,于是决定到医院诊治。

  根据朱先生的描述和蜇伤的症状,医务人员诊断为水母蜇伤引起的接触性皮炎。经过五天的对症治疗,患者目前恢复情况良好,即将痊愈出院。

  第909医院急诊科医师林淑婷介绍,水母喜欢在海滩附近活动,其触手射出的毒液具有心血管、神经、皮肤等毒性及溶血作用。当人体被水母蜇伤,毒素会使局部皮肤充血水肿、痛痒、糜烂、出血、坏死。一旦毒素大量进入人体,可导致全身毛细血管广泛扩张,引起血压持续下降,甚至休克死亡。

  为此,林医师建议,现在是下海游泳的旺季,但要尽量选择规范的海域,少去无人打理的偏僻海域游玩。倘若被水母蜇伤,应用镊子、刀片等小心去除伤口表面的触手,防止毒素继续吸收。同时,受伤部位可用肥皂水、洗手液反复冲洗,以中和毒素,减轻病症。再有,切记不能用热水和酒精冲洗,否则将加快毒素释放。为保险起见,最好能上医院就诊。

责任编辑:李晓灵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工行漳州华安支行反诈宣传进社区 筑牢全民
  • 漳州市领导到东山督导
  • 华安:“人防+技防”守好耕地“最后一公里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致敬医师节
    致敬医师节
    (视频)晋江深沪开渔
    (视频)晋江深沪开渔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开渔季·厦门版“抢鲜”指南 全域联动消费升温 厦门暑期文旅迸发多元 厦门市疾控中心提醒:防范呼吸道合胞病毒 厦门:保障菜篮子拎得稳 全链条应急保供 翔安一批老旧变压器换新升级 200多盏路灯 福建省首届“青春之歌”创业创新大赛厦门 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王秉清、夏柱兵、刘健 人体中的哪块骨头与其他骨头不相连?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