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天相依,绿浪翻涌。在冬日的九龙江西溪北岸城市生态廊道内,人们迈着悠闲的步伐,漫步在被绿水青山环绕的小径中,沐浴着午后温暖的阳光。
近日,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多家媒体组成的“城市建设品质提升媒体采风活动”走进福建漳州,参观了九龙江西溪北岸西院段生态整治工程。
据了解,几年前,这片土地曾一片荒芜。如今,摇身一变成为集湿地游玩、健身休闲、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红打卡地”。“这里的变化太大了!”家住九龙江西溪附近的林大爷兴奋地表示,“整改后的环境不再‘脏乱差’,我和家人每天都来散步,舒适得很!”
“九龙江西溪西院段长度约3公里,平均宽度约100米,面积约500亩。”漳州市住建局副局长杨敦旭介绍,项目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肌理和生态底色,对城市生态空间进行有机串联,将九龙江西溪北岸绿道进一步向西延伸,形成了“一溪接‘五湖四海’,两山连千年古城”的生态发展新格局。改造内容包括,实施岸线生态修复治理、慢道全线贯通,以及照明、亲水、停车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水土保持、隔音降噪等生态功能。接下来,还将植入科普教育、休闲娱乐等复合功能。
逐“绿”而行,厚植生态底色。杨敦旭介绍,在因形就势方面,项目全面保留了符合场地特点的各类动物生存所需的生境,如树丛、草地、灌丛、湿地、水体等等,为飞禽、动物、昆虫提供了充分的栖息地,保证了生境多样性。例如,补植场地原有的苗木树种,并在林中布置鸟巢;设置叠水池,利用雨水提供饮水源,方便动物饮用。
“我们也十分重视农田林地等各类自然资源的保护修复。”杨敦旭说,该项目清退可能影响生态环境的生产经营用地,拆除各类简易搭盖2540平方米,清退养殖场地6.35公顷,对水泥地进行破除复绿,打通断点,消除断带,恢复因人为活动造成的生境割裂,确保生态廊道的连续性。(钱嘉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