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漳州有“食”力 文旅添魅力

来源:闽南日报 2025-07-22 10:02 http://www.mnw.cn/

  近日,美食界千万级博主日食记将镜头对准漳州漳浦,探寻地道美食。镜头里,河豚宴的鲜美、肉圆的弹韧、豆芽饭的清香……十余种地道闽南古早味在视频中升腾起诱人的烟火气。这条“碳水星人的快乐指南”在抖音、小红书、微信视频号等平台迅速发酵,点赞量、转发量迅速突破百万大关。

  这已是日食记团队第三次深入漳州寻味,此前对龙海石码及东山美食的探访视频同样掀起网络热潮,漳州美食的持续吸引力可见一斑。

  当越来越多的游客为了一道特色美食而奔赴一座城,当一道道佳肴成为点燃城市热情的“流量密码”,“舌尖上的旅行”已蔚然成风。这股风潮不仅为当地餐饮业注入澎湃活力,更成为撬动旅游消费的新增长点。近年来,漳州市依托深厚的美食文化积淀,围绕品牌塑造、产业融合、创新营销等持续发力,积极探索“美食+文旅”的融合新路径,让升腾的锅气与浓郁的文化交织,为文旅产业增添独特魅力。

  美食星罗棋布 食旅融合沃土深厚

  “玩在苏杭两州,吃在福建漳州。”一句老话,道尽了漳州人对本土美食的自信。行走漳州,味蕾的惊喜无处不在。漳州传统小吃花样繁多,从街头巷尾热气腾腾的手抓面、猫仔粥、海蛎煎、烧肉粽、五香卷,到独具风情的土笋冻、沙茶肉片、当归鸭、莲子鸡,林林总总达200余种,其中50余种更是荣登“福建名小吃”榜单,堪称一座活态的美食博物馆。

  漳州的“食”力,在漳州古城的小吃街上得到了鲜活的印证。当下正值暑期旅游旺季,华灯初上,古城的青石板路便被人潮填满。“这里的小吃真是太丰富了,可惜肚子容量有限。”大学生林雨晴笑着说。不止她,古城摊位前,软糯的麻糍、咸香的三角粿、清凉的四果汤、嫩滑的豆花让许多食客都赞不绝口。周末的夜晚,许多知名小吃店前排起了长队,食客们甘愿为这一口古早味付出时间,漳州美食的魅力不言而喻。

  “小吃是古城的一张名片。”漳州古城总经理李丹表示,“在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里,‘吃’排在首位,‘美食+旅游’本身就是极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基于此,近年来,漳州古城精心设计推出了多条以美食为核心的精品游览线路,吸引无数游客循着香气探索古城。

  在东山岛,海鲜则是当之无愧的招牌。夜幕下,南门湾小吃街烟火气升腾,小管、巴浪鱼、生蚝、鲍鱼、龙虾、海螺片等生鲜海味,让无数老饕趋之若鹜。福建正扬旅行社总经理肖锋说:“当下正值暑期,地接市场正红火。许多来自广州、潮汕、深圳的客人,在定制旅游线路时,都明确要求安排品尝地道的东山海鲜,有的甚至就是冲着这一口‘鲜’而来。”不难看出,浓缩了地方文化与风土人情的特色美食,不仅能精准抓住游客的胃,更能留住游客的心。这份古城与海岛的“人间烟火”,正是漳州食旅融合最坚实的基础。

  融合创意纷呈 食旅体验多维升级

  深厚的“食”力为漳州的食旅融合提供了更多可能。近年来,政府与市场的合力让食旅融合的形式不断创新、更加丰富。

  2023年底,在漳州市政府的指导下,市商务局策划推出了“闽菜飘香 寻味漳州”一县一桌菜活动,深度挖掘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端出了一道道令人惊艳的“地方味”,为八方食客打开了品味正宗漳州特色美食的窗口。

  文化赋能,让美食的故事更加动人。去年11月,长泰状元喜宴晋京推介,12道长泰特色美食结合漳州史上唯一文状元林震文化故事,被命名为“耕樵苦读”(非遗豆签烩丝瓜)、“执书对月”(非遗黑豆腐)、“状元蟾宫折桂”(桂花香芋)等,将长泰千年历史人文、民俗风情巧妙糅合于美食之中,让宾客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读懂了长泰的文化密码。

  无独有偶,今年6月底,2025年芗城区招商引资推介暨“一县一桌菜·语堂家宴”发布会在福州举行。“‘语堂家宴’的灵感,源自林语堂先生在其作品中对家乡美食的描绘。我们融合漳州特色食材与烹饪技艺,每一道菜品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林语堂纪念馆馆长林小连介绍道。例如,林语堂曾说“我所认为的最为美味可口的汤即蛤蜊鲫鱼汤”,这道菜被命名为“龙溪记忆”;其妻廖翠凤最拿手的闽南家常菜干蒸白菜鸭,则被命名为“阿嫲白菜”。“‘语堂家宴’预计于今年年底在林语堂文化旅游区落地,届时游客可沉浸式体验一场充满仪式感的文化盛宴。”林小连说。

  沉浸式体验,则让美食之旅更加深刻难忘。位于台商投资区的佳庆东美香脯糕非遗体验馆内,香气浓郁的糕粉堆满长桌,游客正在体验东美香脯糕制作。“糕点制作体验项目作为研学体验的一部分,不仅充满趣味性,更能有效促进食旅融合。”非遗体验馆负责人徐源裕表示。今年暑期以来,入馆体验的亲子游客数量持续攀升,每周接待量达三四百人,周末时常常需要提前预约。

  同样瞄准沉浸式体验的,还有龙海的老字号“真好意”白水贡糖。目前,该公司正积极筹备贡糖文化研学观光工厂,预计今年12月建成开放。建成后可以同时容纳500人参观体验。福建金旺旺食品公司负责人、白水贡糖制作技艺传承人陈永川透露:“研学观光工厂开放后,游客可以现场观摩白水贡糖的制作过程,也可以进行DIY体验。”

  汇聚众智众力 共襄食旅融合盛宴

  从“一县一桌菜”的文化盛宴,到非遗体验馆的手作乐趣,再到贡糖观光工厂的沉浸式体验,漳州食旅融合的探索已迈出坚实步伐。如何让这融合的香气飘得更远、滋味更醇?政府、协会、企业正凝聚共识,共谋发展之道。

  今年初,市政协委员谷宇凤提交了《关于打造漳州小吃品牌,激发“美食+文旅”融合发展新动能的建议》的提案,她建议,漳州需发挥美食协会作用,全面梳理特色小吃资源,借鉴沙县经验推动制作标准化;聚焦具有“镜头感”的美食单品深度包装,打造爆点;同时汲取淄博烧烤“人情味”出圈经验,提升服务温度与性价比,严防宰客并建立投诉快速响应机制。

  面对自媒体时代流量稍纵即逝的特性,谷宇凤还建议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线上联动网红达人扩大声量,线下组织特色活动“蹭热点”宣传;同时发动全民力量,通过奖励机制鼓励市民、游客分享体验,形成协同的宣传矩阵。

  漳州市美食文化协会会长林丽晖则强调了文化赋能的重要性:“挖掘美食背后的历史文化,将其与闽南文化深度融合,才能延伸产业链,支撑漳州打造美食名片。”她建议,漳州可以对标沙县小吃文化城,打造集美食文化、休闲娱乐、旅游购物、沉浸式体验于一体的综合美食街区,“让游客‘有的吃、有的看、有的玩’,这样才能带动食旅充分融合、高质量发展”。

  陈永川也表示:“要做好食旅融合,必须将美食和文化紧密结合。”正在筹备中的贡糖观光工厂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游客不仅能观摩百年工艺、亲手制作贡糖,还能了解贡糖历史,品尝贡糖主题大餐,欣赏漳州非遗表演。从进馆到出馆,游客的参观游览时间可以保证在一小时左右,形成一个完整的体验闭环。

  在提升游客体验方面,林小连则点出了关键:“食旅融合,仪式感至关重要。”她透露,林语堂文化旅游区内的和乐楼计划改造为民国风主题餐厅,让游客在浓浓的文学氛围中享用“语堂家宴”,让每一口滋味都浸润着文化味。

  漳州融媒记者 王怡婧 通讯员 蓝毅辉 郑晓梅

原标题:漳州有“食”力 文旅 添魅力
责任编辑:李晓灵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第六届漳州(龙海)食博会订单金额42.18亿
  • 平和大溪镇廖安村的粪污“变形记”
  • 漳州台商区党工委委员会(扩大)会召开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泉州市第33届“威远楼之夏”戏剧汇演正式开演(视频)
    泉州市第33届“威远楼之夏”戏剧汇演正式开演(视频)
    国道324线泉州南迎宾大道沥青路面罩面工程全线完工(视频)
    国道324线泉州南迎宾大道沥青路面罩面工程全线完工(视频)
    专题推荐
    世遗泉州
    世遗泉州

    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新质生产力在泉州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香港理工大学晋江研究院护理创研中心揭牌 最高法:上半年全国法院受理各类审判执行 iOS 26公测版支持机型名单公布:人人都能 厦龙合作区:山海协作 共谱“飞地经济” 晋江市中医院: 通过线上平台 提供上门服 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钱建 盛色27寸新显示器发布:2K 360Hz屏 首发1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2025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