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漳州气温虽逐步转凉,但蚊子、苍蝇的活跃度并未随之下降。据了解,漳州本地蚊子的活跃期通常从每年5月持续至10月以后,当前仍处于蚊虫高频活动时段,家庭防蚊蝇工作不可松懈。漳州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科长傅小彬针对这一情况,为市民提供了科学、实用的家庭防蚊蝇指导方案。
一、防蚊灭蚊:抓住“积水”核心,做好四重点
蚊虫的繁殖和栖息离不开水体,家庭防蚊灭蚊需围绕“清除积水、减少孳生地”展开,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1. 彻底清洁,减少栖息空间:全面清理室内外卫生,及时清除废旧纸箱、塑料瓶、杂物堆等,破坏蚊虫隐蔽的栖息场所,从源头降低蚊虫密度。
2. 定期换水,清洁水体环境:家庭备用蓄水池、水生植物(如绿萝、富贵竹)的养殖容器,需坚持每周彻底换水一次。换水时要仔细清洗蓄水池内壁、植物根部及容器内壁,也可改用沙子养殖水生植物,避免水体滋生蚊虫幼虫。
3. 疏通沟渠,避免户外积水:有庭院的家庭,要定期清疏排水沟渠和排污井,确保水流畅通不淤积;房前屋后闲置的盆、罐、桶等容器,需及时清理或倒置存放,防止雨水积存形成“蚊虫产房”。
4. 完善排水,解决结构积水:建筑物的反梁结构、平顶屋需配套完善排水系统,每周检查疏通一次,清除淤积杂物;将平顶雨棚改建为斜坡式,避免雨水滞留;屋顶水箱需加盖密封,防止蚊虫进入产卵。
二、防蝇治蝇:严控“孳生地”,阻断传播链
苍蝇主要在垃圾、粪便、腐烂动植物等污秽环境中产卵,防蝇的关键在于切断其“孳生——传播”链条,具体可从三方面入手:
清除孳生物,保持环境洁净:室内需及时清理生活垃圾、腐烂食材,定期清洁卫生间,避免粪便、污水残留;养宠物的家庭要格外注意,需及时清理宠物粪便、尿液,并用消毒剂彻底清洁,不给苍蝇留下孳生空间。
做好食物防护,避免污染:购买的熟食需彻底加热后再食用,未吃完的饭菜、水果应密封后放入冰箱冷藏,或使用防蝇罩遮盖,防止苍蝇接触污染,减少食源性疾病风险。
物理+化学结合,科学灭蝇:在家中安装完整无损的纱门、纱窗,既能保证室内通风,又能有效阻挡苍蝇进入;若室内出现苍蝇,可使用合格的杀虫喷射剂,按照说明书规范使用,快速杀灭成虫。
三、警惕病媒风险,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病媒生物不仅会通过叮咬干扰生活,还可能通过污染食物、体液接触等方式传播传染病。
因此,市民若出现发热、皮疹、头痛、关节疼痛等疑似传染病症状,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近期的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帮助医生快速准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
漳州融媒记者 林昕蓉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