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4月3日讯 昨日,漳州市工商局召开新闻媒体通气会,就省工商局日前专门针对漳州出台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漳州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若干意见》进行解读。省工商局的扶持意见,共有16条,包括支持漳州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发展文化产业等。据悉,省工商局专门针对漳州出台这样的意见,尚属首次。
漳州市工商局局长吴子华说,目前全市实有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下的中小企业23874户,注册资本(金)181.93亿元,分别占全市企业数、注册资本总额的71.8%、10.9%。不过,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抗风险能力较差、融资渠道较窄、产业层次较低、产业链条偏短、竞争较为无序等“先天不足”,“16条意见的出台,将促进漳州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产业的加快转型升级”。
□部分意见链接
●支持漳州进一步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允许不涉及前置审批的企业自主选择经营项目。支持不需要办理权属登记的技术,作为公司股东的首次出资等。
●支持漳州文化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发展以文化创意、出版印刷、影视动漫、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工艺美术为主导的各类文化市场主体。鼓励非公资本以收购、入股等形式参与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鼓励外商投资文化企业。
●支持漳州发展总部经济:支持培育本地总部企业,引进外地总部企业。允许总部企业名称中使用“总部”、“研发中心”、“管理中心”等字样,体现企业总部性质。支持总部企业冠福建省名,优先推荐企业知名字号申报。
●支持漳州发展电子商务:允许各类市场主体使用“电子商务”、“网店”等体现网络经营活动特征的字样,作为行业和经营特征用语。允许使用“在××网上销售××”、“在××网上提供××服务”等用语或与之相关的用语,核定经营范围。
●支持漳州推进“食品名城”建设:支持漳州建立健全商品质量监测信息互通、商品质量案件移送和查办制度。支持漳州加快市级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在业务和检测设备上予以倾斜,维护漳州食品名城的形象。指导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县(区)”、“食品安全示范乡(镇)”、“食品安全示范村(居)”或“食品安全示范街”三级联创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黄颖 通讯员 纪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