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4月11日讯 昨天,漳州市区第一家家庭农场完成登记注册。至此,漳州已经有12家家庭农场。作为农业大市,发展家庭农场对漳州意义重大,得到政府大力支持。近期,漳州市政府还将组织有关部门到国内做得较好的家庭农场取经。
昨天,芗城首家家庭农场完成登记注册。农场位于石亭镇埔尾村。场主王文龙有11口鱼塘,还养了五六百头猪,种了香蕉、柚子、竹子等,拥有300多亩土地。正常年份,他可以收入三四十万元。不过,今年猪价、鱼价下跌,农场只能维持保本。“成立家庭农场,也是希望政府能有一些扶持措施。”
目前,漳州已登记注册12家家庭农场,规模都在百亩以上,大的甚至有两三千亩。
漳州市工商局注册科陈科长说,目前成立的这些农场,多经营种植业,有四五家还开了农业旅游观光项目。
漳州是农业大市,发展家庭农场意义重大。漳州市农业局经济管理站站长李正友对家庭农场较为了解。在他看来,农场可以注册自己的商标、对产品、产地进行认证,还可申报福建、全国著名农产品等。同类农场可联合成立合作社。农场主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市场信息,提高应变能力。(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黄颖 戴江海 通讯员 黄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