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4月25日讯 今天要说的石牌坊,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独特门类,它融雕刻、书法、文学于一身。
你不禁会问,那漳州现存的石牌坊有多少?
告诉你:有近百座,这数量,在全省排第一。这是漳州市政协文史委学者林南中,6年多实地考察统计而出的结果。
目前,漳州市政协文史委将对这近百座牌坊进行归类、研究并结集出版,有些被府志、县志遗漏的牌坊,还将争取纳入文保范围。
明清漳州曾建600座牌坊,现存近百座
有资料显示,明清时期,漳州曾建有600多座牌坊,但由于后来战乱等原因,许多牌坊均已不存在。
林南中从6年前开始,通过各种地方史资料、各地各村民众的口头资料,走访漳州大小数百个村庄,找到近百座古牌坊,并对它们拍照、记录及归档。“《漳州市志》里只记载漳州现存30多座牌坊。”所以有许多牌坊只有当地少许的老人知情,特别是有一些是存在于荒山古驿道的牌坊,都得用镰刀辟路,才能看到。
节孝坊数量最多,林氏望族有10功名坊
如果按性质划分,一般可以分为功名坊、庙口坊、百岁坊、节孝坊、墓道坊等多种类型。
“节孝坊包括贞节坊和孝义坊等,数量最多,估计达到30座。”林南中说,其次是功名坊,有20多座。“漳州地区,陈林半天下,所以为林氏名人立的牌坊也很多。”林氏作为漳州历史上的望族,漳州现存的牌坊中,就有10座属于林氏先贤的功名坊。
而漳州所有的牌记中,年代最晚的是建于1922年的角美辽东“志洁行芳”坊,年代最早的是建于1502年的埔尾林魁“进士”坊。不过,还有一座年代或许更早,它就是角美港内廖氏“孝节”坊,该坊位于玉江村港内社,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重建,是为元朝漳州路儒学教授魏亦颜妻廖氏而立的。
人瑞牌坊有4座,规格可窥男尊女卑
“还有4座百岁老人坊。”林南中说,常言道“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在古代,人如果能活百岁就是“人瑞”,地方政府一旦上报朝廷后,朝廷会进行嘉奖,下令建牌坊。
“这4座百岁老人坊,其中华安2座、龙海和漳浦各1座。”而从这4座牌坊的规格上,也可以看出古代的男尊女卑,如龙海的百岁坊,是男性,牌坊雄伟高大,而另3座是女性的,所以规格就较小。“每座牌坊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如东山的节孝牌坊,讲的就是当地孙姓两同胞兄弟英年早逝后,两个妯娌为守妇道,相约上吊而亡,这在当时,成了倡导妇女节烈的典范。
林南中说,调查、统计、研究牌坊,就是希望有关部门重视这些牌坊的保护,如有可能加以开发利用,如旅游,这也可以为漳州这座千年古城增色不少。(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萧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