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负责人周某生涉嫌生产销售假化肥被批捕
闽南网5月28日讯 用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和其他有机材料进行搅拌发酵、蒸发风干后,装袋销售,龙文一家肥料公司,用这种方法制造低劣化肥。昨日上午,龙文警方披露这起案件,因涉嫌制造、销售假有机肥,9人落网,其中漳州市江南肥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某生因涉嫌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检察机关批捕。
异常:一个公司生产多品牌有机肥
制造假化肥的窝点位于漳州市东区污水处理厂旁,昨天下午,记者走进污水处理厂不到50米,左侧出现一排较简陋的工棚。左拐20多米就是工棚的门口,没有大门,只有一排木板挡着,两侧贴着龙文公安分局的封条。
今年春节后,漳州市质监部门开展春耕强制性农资打假检查。3月19日,稽查支队连同直属二分局(龙文质监局)的执法人员,来到位于市东区污水处理厂里面的江南肥料有限公司,进行产品抽检。
执法人员在取样时发现了异常,“这家公司生产的化肥不是自己的品牌,而是许多其他的品牌,一个厂家怎么能同时生产这么多不同品牌的化肥呢?”执法人员立即将情况反馈给龙文公安分局经侦大队。
查获:千吨化肥查扣公司负责人被拘
龙文公安分局经侦大队立即介入调查,江南肥料有限公司共有9种不同品牌的肥料商标标志,而该公司本身的品牌叫“好多收”。警方现场缴获假有机肥1121.3吨。
民警当场要求公司负责人周某生,提供与这些品牌厂家相关的委托生产协议,但其无法提供。“我们以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立案侦查。”龙文公安分局经侦大队黄玉来大队长称,经查证,江南肥料有限公司注册法人代表为张某南,后变更为黄某华,周某生是黄某华的丈夫,也是该公司生产、销售的负责人,而黄某华因未参与公司的生产销售,被取保候审。
3月20日,周某生被龙文警方刑事拘留。经进一步查实,该公司2007年创办,2008年开始生产,现场扣押的44本产品出厂单据显示,该公司5年多来,共生产了数万吨的有机肥,主要销往广东、江西、山东及本省的龙岩、泉州、平和、漳浦、云霄等地,涉案金额5000多万元。
收网:多省公安联合抓获9名嫌疑人
3月26日,江南肥料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黄某华,补充提供了该公司与“绿月”、“蓬农”等商标注册企业的生产委托协议。但是,民警抽取了该公司不同类型的有机肥样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该样品所检项目中有机质及总养分含量均低于最低指标”。4月25日,周某生因涉嫌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提前批捕。
5月20日,根据公安部统一部署,各涉案地区展开统一收网,龙文警方抓获了印制包装袋的嫌疑人陆某(男,46岁,芗城人),江西警方抓获3名销售伪劣产品嫌疑人,山东警方在青岛和潍坊抓获2人,泉州和龙岩警方各抓获1人,包括周某生,该案9名嫌疑人落网。
说法:假肥原材料来自污水处理厂
黄玉来大队长介绍,江南公司生产有机肥的主要原料,是所在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后剩余的污泥,通过和其他有机材料进行搅拌发酵、蒸发风干后,装袋销售,“1吨的成本价是400元,到农户手里可能会达到六七百元”。
漳州市农业检验监测中心的蔡主任介绍,有机肥中有机质及总养分含量不合格,这意味着,该肥料肥力不够,影响植物生长和产量。漳州农校从事多年农业教学的李志勇老师表示很担心,“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重金属一般都会超标,用作肥料被植物吸收了,会不会也有毒?”
昨天下午,记者多方联系授权给江南肥料有限公司的各家注册商标企业,但电话多为空号。
福建省三和律师事务所吴文都律师认为,授权方要对其商标产品有监督的义务和责任,“如果这些产品是假冒伪劣产品,授权方在民事责任上肯定存在过失,可以被追责”。(本网记者 陈青松 通讯员 许彧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