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6月11日讯 昨日上午,在碧湖生态园,一座大块头的变形金刚正在组装。一看他的面部,“卧蚕眉、丹凤眼、长胡须”,即便还未组装完毕,也能看出它长着一张酷似关公的脸。
还未组装好的变形金刚
变形金刚作者毕横
他的名字叫“解·放”,是一个以关公为人形、老解放牌汽车为形态的变形金刚,因此又名解放关公变形金刚。它身上的零件都是用解放卡车上的零件翻模制作的。胡子,是汽车的电线;胸部,是驾驶室的前窗。组装成型后,它将以10米高、七八吨重的巨型形象展现在大家面前。
这是它第一次来漳州,在这之前,它的足迹遍布北京、沈阳、三亚等十几座城市,还漂洋过海去过印尼、德国等,每到一处都红火得不行。
“解·放”的作者是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研究生毕横,这是他2010年本科毕业的作品。毕横出生于1985年,是6月16日漳州国际公共艺术展中最年轻的一位艺术家。
毕横介绍,解放牌汽车是中国第一辆自己制造的汽车,关公是忠义、诚信的代表,将它们相结合,通过变形金刚的形态表现出来,预示中国的现状,面对外来文化强势入侵,中国需要不断学习外来技术来发展自己。
“思想可以解,精神不能放。”毕横说。关公才是这件作品的重点,将中国传统精神注入变形金刚的体内,是想唤回中国人内心的强大。
谈起当时创作的思路,毕横说,他一直希望能有一个代表中国传统、中国精神的变形金刚,经过筛选,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关公的形象渐渐浮出水面。
为了研究解放汽车,他特地出资买了一辆老旧的解放卡车,总共花费20多万元才把作品创作出来。
毕横希望,他创作的作品是雅俗共赏的,并能和观众产生共鸣和互动,无论文化高低、年龄大小都能有所感悟,既能放在公园,也能放进博物馆。(本网记者 黄颖 杨清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