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6月25日讯 今后,在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漳州将探索建立政府购买机制,通过补贴的方式,实现公共服务最大化。
漳州市政府于昨日正式出台《2013年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实施方案》,包括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改革、完善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农村综合改革、城乡一体化体制改革等12个方面。
民生
医教文探索政府购买制
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在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探索建立政府购买的制度。如,在发展较快、公办学校暂时没有布点或容纳不下的地方,政府选择优质民办学校以公办校同等收费的方式接收划定区域内的学生,政府则给予每生每年一定数额的补贴。
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在收入分配方面,要促进中低收入职工工资合理增长,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和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大力推进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引导企业合理确定职工劳动报酬。指导有条件的乡(镇)政府建立欠薪应急保障金制度,督促曾发生欠薪的企业落实企业工资保证金制度。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建立健全向农民工免费提供技能培训制度。
流动人口可享市民待遇
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方面,要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突破户籍、土地、财税、住房、教育、社保等方面的体制政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实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逐步推进流动人口与居住地居民平等享有公共服务。
研究制定推动教育、医疗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的政策措施。探索将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探索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流动人口集体宿舍。分类明确城镇落户政策。探索建立农民进城落户后的城镇住房保障与原有宅基地使用权退出相衔接的制度。
同城化
跨界市政设施共建共享
在同城化方面,要创新加快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发展的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大都市区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跨区行政协调机制。
创新跨市域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推进、投融资等建设模式,探索跨界市政设施共建共享。积极争取厦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优惠政策向大都市区延伸。
培育建设四大新城
在市民较关注的行政区划调整方面,要抓住厦漳同城化加快推进的有利契机,围绕“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发展定位,走有文化内涵、有漳州特色、有现代气息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实施“中心东移、跨江南扩、面海拓展”的空间发展战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加快培育角美新城、圆山新城、漳州新港城、古雷新港城。
海洋经济
无人岛将进行招投标
在海洋经济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建立健全海洋经济发展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积极争创全国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完善岸线、海域、无居民海岛等海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深化拓展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进无居民海岛招投标试点工作。开展无居民海岛保护开发试点,在符合条件的海岛开发实施“以岛养岛”政策。
农村乡镇建设
逐步提高征地补偿水平
改革农村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建立征地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征地补偿水平;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
建立健全集体建设用地转让、作价(出资)入股、出租等流转制度,探索在依法自愿有偿前提下农村土地转化为股权、农民房产转化为资产,以承包地换股、换租、换保障,以宅基地换钱、换房、换地方。
适时开展乡镇改街道
在行政体制方面,要稳步推进县政府驻地和乡级行政区划体制改革,适时开展撤乡设镇、乡镇改街道和“村改居”工作,适时对规模较小的乡镇进行撤并或委托周边中心镇管理。(本网记者 萧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