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实阿伯也有潮想法和原创风
手机键盘注土音 编输入法歌谣
庄大林在智能机上只有10秒就拼出了“海峡都市报”等字
庄大林为手机键盘上每个拼音都注了土音
闽南网5月28日讯 “阿伯吃、的鹅福、哥和衣、挤壳了、摸内窝……”这一大串,可不是乱码,是手机键盘数字键对应的发音歌谣。
说到这,你肯定会迫不及待地问,谁是原创者?它的好又有哪些?
其实,朴实村民,也有潮想法。这套新物件,是龙海紫泥镇中庵社村民庄大林发明的。
曾深受手机打字困扰的他,重学拼音后,再捆绑拼音歌谣,为键盘拼音字母注音。现在,新潮又爱钻研的老庄,刷新了此前的手机使用习惯:不仅打字熟练,会在手机上写文章,还把这套输入法广而告之了。
当然,新发明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老庄说,歌谣虽然改了很多遍,不过一些词义还在改进。他想尽量把歌谣改成儿歌形式,帮助那些不怎么会用手机键盘的人。
这是原创!
8个短句 构成拼音输入法歌谣
前天下午,在紫泥镇家中,65岁的老庄颇有韵味地念起手机2号键至9号键对应的发音歌谣:“阿伯吃、的鹅福、哥和衣、挤壳了、摸内窝、破去日思、特(乌鱼)v、呜西依之。”
这首歌谣,相当于给手机键盘的字母标注上“土音”。8个由三四个字组成的短句,构成了输入法歌谣。
对于目前编写的歌谣,老庄说,由于受字母固定发音的限制,歌谣词义经过多次修改还是没法改成“顺口溜”,不过老庄说,编写歌谣时,他都尽量用简单且易于记忆的字,26个字都是汉语常用字。
而汉语拼音中的韵母ü,与j、q、x、y等声母结合时,要变成u,其他情况用原形ü,但英文字母里则没有ü,所以,u实际上对应两个韵母。他便用“乌”和“鱼”代表这个字母的两种变化。另外,汉语拼音里并没有英文字母里的v,所以没有注音,当j、q、x、y这几个声母以外的其他声母,与ü结合时,拼音输入法的韵母ü用v代替,比如举(ju)和旅(l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