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岁康宗能回漳 寻当年妻儿”追踪
“倘若不见,我也能理解”
海都记者昨帮忙寻亲未果;谈及过去,康老伯懊悔没有尽责
康老伯寻亲记见报后,不少市民送来食物和竹席,陪他聊天
闽南网8月26日讯 昨天,在漳州市区延安北路高架桥下,再见到79岁的康宗能时,康老伯的眼角已不见了泪光,话也多了。
上世纪60年代初,康老伯因生活窘境,无奈与妻子离婚。妻子带着1岁的儿子改嫁后,他四处流浪打工。2个月前,离家近50年后,年老多病的他回到漳州,希望再见当年妻儿一面。可是,老宅换了新楼,厝边也搬走了……他只好蜗居高架桥下(详见本报8月24日A2版报道)。
这两天,康老伯的遭遇见报后,引来了不少热心人士的关注。高架桥下康老伯的“家”,也多了竹席、食物和几声问候。
这些温暖,拭去了康老伯无助的泪水,也渐渐消融了他的防备。昨天,海都记者辗转下,找到了信息最吻合的“唐淑惠阿姨”,可惜最后没能促成相见。对于再见妻儿的愿望,康老伯坦承,虽有苦衷,但自己过去确实没有尽责,“倘若不见,我也能理解”。
高架桥下 多了温馨的问候
昨天,在延安北路高架桥下,康老伯的精神气儿有所好转,身边也多出了不少食物。底下,还有一张崭新的竹席,这些是住在附近热心的市民送来的。康老伯的遭遇见报后,不少热心人士,纷纷带着捐赠物来看望他。
“79岁了,住在桥下怪可怜的。”市民黄小姐了解情况后,每到三餐饭点,都会送来一份快餐,“看他吃了饭,我才安心”。市民林先生,拨打海都热线通968111称,希望为康老伯捐款。
除了食物,康老伯高架桥下的“家”,最近也多了不少人气。附近的吴先生,看到本报报道后,一有空就过来,坐在竹席上,陪康老伯闲聊。一聊就是2个多小时。康老伯也不吝啬,娓娓道来,诉说着不为人知的心事。
在温暖关爱下,康老伯的愁容渐缓,说话也多了。他相信,“好人还是很多的。”
昨天上午,康老伯四弟的儿子黄建明,得知此事后,连忙向老板请了假,特地赶过来,嘘寒问暖。“沦落到这个地步,很让人心痛。”黄建明无奈地说,但是,自己只是打工者,经济也不是很好,没有能力帮他。
最后,黄建明掏了几百块,为康老伯买了一些食物和生活用品。黄建明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帮助大伯,让他的余生过得舒适些。
记者寻亲 找到3位“唐淑惠”
康老伯心态虽有所好转,可多年未见的妻儿,仍是他心里最深的羁绊。
当年,康老伯兄弟和母亲从印尼回国后,安排住在市区新华东路122号。后来,康老伯入赘到唐淑惠家,也没有更改户口。至今,他的户口仍在这里,与四弟康宗益一家人在一起。
康老伯清楚地记得,当年前妻的家,在岳口街马公庙18号。但他离开漳州后,马公庙附近一带部分拆迁。其中,就包括前妻的家。当年马公庙的拆迁户,都安置到了现在的民主里新村。
昨天上午,海都记者来到民主里新村所在的巷口派出所,寻找康老伯的前妻唐淑惠。
经查阅历史档案、电脑系统排查,民警最终确认,在漳州市区,70岁到80岁,名为唐淑惠的共有3人。其中,75岁和80岁的唐淑惠,家庭关系、住址和年龄信息不符。但是,另一位76岁的唐淑惠,住在民主里新村,住址和年龄均与康老伯描述的相符。
昨天中午,在民主里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苏少山的帮助下,海都记者找到了这位唐淑惠阿姨。
但是,对于这段身世,唐阿姨称不知道,这个“唐淑惠”并不是自己。
康老伯坦承 过去确实未尽责
得知寻亲的事后,康老伯内心再次波澜起伏。这一次,是悔过。
“其实,我也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康老伯喃喃道,在离家的近50年里,他只回到漳州一次。而且,还是因工作需要刚好路过的。
“曾几何时,我也想回来看看妻儿。”谈及至此,康老伯双手抱住了膝盖,盘坐着。沉重的面容下,眼神又流露出了熟悉的无力。“一直很想见,却不忍心打扰。”他说,虽然自己想回来看看儿子,但已经离婚,实在不好意思去打扰前妻的新家庭,“想让她好好生活”。
“倘若不见,我也能理解。”对于自己的过去,无奈之余,康老伯更多的是后悔和纠结。说到这,康老伯习惯性地抿起嘴,“见面,其实是一种奢望”。
不过,对于康老伯的身份认证,巷口派出所传来了好消息。副所长张志斌称,最近公安部门正在对没有照片的市民进行排查。
今天,康老伯的侄子黄建明将为他洗漱,并带他到行政服务中心办证大厅拍照,办理身份证。(海都记者 梁政 郑娟娟 戴江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