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入伏第3天,烈日当空。漳浦县南浦乡“九零后”返乡大学生许巡嵘和他的爱人陈丽敏顶着炎炎烈日在他们的百亩黄金百香果基地采摘果实。经过工人的挑拣、贴标、包装,几个小时后,这些黄金百香果将抵达1000多公里外的上海、江浙等地大超市。
许巡嵘和家人一起采摘百香果
2015年,从事文创工作的许巡嵘,经台湾朋友介绍,认识了“黄金百香果”。他灵机一动,注册了“舌尖猎人”商标,开始从事黄金百香果的销售。许巡嵘发挥专业优势,设计了一款创新包装,“重新定义”黄金百香果中的精品,取名为“情人果”。一时间,“情人果”成为水果界的新贵,许巡嵘的名气也不断扩大。然而,由于当时黄金百香果品质参差不齐,而且供应量不大,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这令许巡嵘带开始深思。
许巡嵘开始考虑黄金百香果的规模化种植问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华安将举办“新型职业农民自然农耕专题培训”,他果断报名。
培训期间,许巡嵘认识了很多提倡自然农法的老师,也掌握了酵素农法的种植技术。所谓酵素农法就是坚持不除草、不喷药、不下化肥,他决定回家乡创业,实践推广这种技术。随后,许巡嵘不顾家人反对,一边继续从事文创工作,一边联合好友,在南浦乡租了近百亩荒地,开始用酵素农法栽种黄金百香果。
酵素农法种植方式遭到当地农民和基地工人的质疑。“本地农民有两个很难以改变的‘瘾’,一是见草就拔,二是见虫就杀。”许巡嵘笑着说,农民见他的基地里,草长得比果苗还要高,纷纷笑他懒。
其实,在许巡嵘的基地里,这些草不但具有保湿保肥的作用,而且还可以防止紫外线直射果苗根部。此外,他的果园里不喷杀虫剂,这些草就成为昆虫的食物,营造了平衡的生态系统。酵素农法不施化肥,而是用米糠、谷壳、酵素、糖蜜等组合做成微生物菌,用以改善土壤环境;施以内蒙古的羊粪和牡蛎壳为基肥,保证百香果的营养所需。许巡嵘的黄金百香果颇受上海、江浙一带各大超市的青睐。
目前,许巡嵘不仅用酵素农法栽种百香果,还应用于他家的竹笋园,不但实现了竹笋的增产增收,还获得良好的口碑。现在,许巡嵘俨然成为了酵素农法专家,时不时给从云霄、南靖等县前来的农户讲课。下阶段,许巡嵘打算把自己手头上的百香果果苗免费提供给当地农民栽种,并承包销售,同时传授酵素农法,进行扶农、助农,为助力乡村振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