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寨大井
东山自古缺水。风、沙、旱三大自然灾害长期困扰海岛,民间曾流传这样的民谣:“春夏苦旱灾,秋冬风沙害。”为了生存与发展,东山人长期与旱灾进行着艰苦的斗争。缺水就要寻源,可海岛地质特殊,部分水井虽有水源但因受海水渗透,苦涩不能饮用。顽强的东山人请来“地理先生”看水路寻水源,挖了一口又一口水井,勉强解决日常生活所需,数百年来遗留下众多各具特色的水井。最具影响力的当属铜陵镇码头社区的水寨大井。
水井的来历
据悉:明景泰三年(1452),朝庭把漳浦井尾澳的水寨兵营移至铜山西门澳,称铜山水寨,为解决官兵饮水问题,便在九仙山东南麓石狮埕边凿了一口大井,井口为六角形,周长10米,内径2.6米,井底有泉涵二处,泉水甘甜,出水不竭,故名“水寨大井”。
相关传说
相传,那年大旱,小城淡水奇缺,为了活命,军民齐心协力,日夜奋战,挖掘了这口直径9尺的大井。不料大井挖好后,泉眼与大海相通,涌出来的都是咸水。军民失去了盼头,悲痛欲绝。在岛上修炼的龟精同情百姓遭遇,奋不顾身投入井底堵住泉眼,海水经过它身体后变成淡水从嘴里吐出。龟精解救了军民的缺水之厄,自己却遭劫变成了石龟,永留井底。水寨大井因出水多且甘,成为古时候铜陵全镇一半以上人口赖以生存的水源。
居民生活
每天从早到晚,挑水的人络绎不绝,以至于连接大井的小街每天都是湿漉漉的,因此被命名“挑水街”。后来,因井口巨大,当地政府为了打水安全,在井口铸了一个混凝土井盖,并留下15个井孔方便取水。
古井情意
虽说现在生活越来越好,自来水也已经送达到各家各户,但还是有很多居民来到这里取水,自小养成的生活习惯没那么容易改变吧,或者说,这里流动着着很多人的记忆。
来源 | 东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