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6月24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张伟华 张惠玲 文/图)说到夏季东山岛南门湾的独有美景,当属这一幕:天色渐暗,繁星点点的海面上,一艘艘小渔船正在湾内灯捕小管。近日,导报记者来此一睹风采。
夜色下,当地渔民陈汉坡带上捕小管的装备,开着小渔船,往南门湾驶去。出行当天,风浪较大,海水较混,陈汉坡说这天气估计很难有好的收获。
▲陈汉坡发现小管浮出海面
▲用母小管引诱,成功捕捉
▲小管浑身通透,漂亮极了
在船上颠簸了约20分钟,陈汉坡把船停在铁钉屿附近海域,抛下锚,装上灯,捕小管作战开始。
陈汉坡说,小管有趋光性,先打开1500瓦的白色灯,将小管聚集到有光的海底;再用红色桶罩住灯泡,将其引诱出水面,最后用抄网捞起,这是他们几辈人捕小管的经验。
当红色桶罩住灯泡,顿时附近海面一片通红,陈汉坡拿着抄网,目不转睛地盯紧海面。约一分钟,一长条状的软体生物慢慢游出海面,他挥动抄网,迅速往水里一捞,果真是一条小管:透明的身板,眼睛微微发亮,漂亮极了。
“捞小管,要从尾部捞起,因为它是倒着游的。”陈汉坡介绍,南门湾地理位置优越,鱼类资源丰富,小管从外海游进来,聚集在此捕捉小鱼。
正如陈汉坡预料的,近半个小时,湾内几艘渔船,都没有收获。此时,他拿起鱼竿,钩住一条母小管,放入水中。原来,母小管会发出信号,引来异性。果然,数分钟过后,两只小管“前来相约”,瞬间成了陈汉坡的网中物。
据悉,捕捞高峰期,一个晚上可捕到几十斤小管。新鲜小管的市场价格,高达160元/公斤。而灯光诱捕的小管,肚内没有泥沙,整条白灼,原汁原味。
不过,据东山县边防大队统计,东山县目前有灯捕小船200余艘,多是工艺粗糙、年久失修,救生设备不齐,海上翻船事故偶有发生。为此,边防所通过数据系统,纳入统一管理,加强日常安全宣传,有时突击检查,确保渔民出行作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