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百香果成熟上市的季节,华安县仙都镇上苑村的土楼宜庄家庭农场内,150亩百香果陆续进入集中采摘期。
“今年到现在,百香果已赚了50多万元。”上苑村党支部书记李超文介绍,黄金百香果从8月份进入采摘期,可持续采摘至明年2月份,一年下来可采摘5批,每年亩产量2500斤左右。“前几年百香果滞销,眼睁睁看着它们烂在地里,愁坏了村民。今年通过直播带货,销路不愁了。”
这场从“滞销愁”到“丰收笑”的转变,源于华安县破解乡村产业发展痛点的“红色密码”。
学院老师在帮助陈丽凤优化直播内容。
此前,华安虽有铁观音、坪山柚等特色资源,但缺渠道、缺品牌,优质农产品陷入“丰产不丰收”困境。
针对这些痛点,华安依托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打出一套“红领电商·赋能兴农”的党建引领组合拳,开办华安电商直播学院,培育本土电商人才,成立电商直播学院兼合式党支部,通过属地联动、集中座谈、进点交流等方式,将党建工作延伸至各助农主播基地,助力华安铁观音、华安玉等特色资源“流量变销量、资源变产值”,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动能。
“以前自己摸索拍视频,3个月才几十个粉丝,差点就放弃了。”当地主播陈丽凤说,“没师父带,全靠自己查资料、反复试,走了不少弯路。幸好后来县里组织了电商培训。”
得知她的困境后,华安电商直播学院兼合式党支部的党员主动对接,为她量身打造“小凤爱生活”助农IP,还帮她优化直播内容。如今,陈丽凤的直播间里,笋干、蕨菜干、铁观音等家乡特产成了“爆款”,账号粉丝量突破3万,每月能稳定收入四五千元。
为解决主播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华安县依托电商直播学院,开设IP打造、短视频运营等专项课程,已累计培训100余人次;同时在各直播基地设立“党员示范直播间”,明确“诚信经营、品质保障”的岗位责任,由党员带头签订《助农直播承诺书》,从源头杜绝以次充好,守住产品口碑。
党支部还主动对接10家农业合作社,联合文旅部门、主流媒体举办多场主题直播,创新建立“基地直采+直播直销”模式,砍掉中间环节,带动产品销售。
张子言 邹智伟 陈燕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