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商银行漳州云霄支行工作人员将几沓崭新的人民币交到了客户的手中,年轻女子脸上露出抑制不住的开心,由衷地向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近日,一位三十多岁的年轻女子走进了工商银行漳州云霄支行营业室,她怀里紧紧抱着一个红色塑料袋,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脚步急促却带着犹豫,站在大厅角落反复张望,眼圈泛红,神情满是焦灼。工作人员见状,立刻上前温和询问:“您好,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有需要的话我们可以帮您。”听到询问,女子鼻头一酸,声音哽咽地打开布袋:“这是我攒了好久准备交房租和生活费的钱,昨天家里意外着火,钱被火星烧得成了这样……我不知道还能不能换,要是换不了,接下来的日子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说着,她掏出一沓纸币——票面大半焦黑,边缘蜷曲发脆,稍一触碰就有炭渣脱落,部分图案已经模糊难辨。
工作人员连忙扶她到休息区坐下,递上纸巾和温水,轻声安抚:“您别着急,我们将根据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的流程,尽力帮您处理。”随后立刻联系后台,为她开通“绿色通道”,经验丰富的同事很快带着镊子、软毛刷和放大镜赶来,一场细致的“钱币修复战”就此开始。
大家屏住呼吸,动作轻柔得如同呵护易碎品:先用软毛刷顺着票面轻轻扫去浮灰,避免炭渣进一步脱落;遇到两张粘在一起的纸币,就用镊子尖从边角慢慢挑起,一点点分离,生怕扯坏仅剩的完整部分;对那些碳化严重、防伪标识模糊的残币,对照《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逐张丈量剩余完整面积、比对纹理细节,再用放大镜仔细辨认水印、安全线,确保每一张都不被错判。
女子坐在一旁,目光紧紧追随着工作人员的双手,原本紧绷的肩膀,随着大家专注又耐心地操作渐渐放松,眼眶里的泪水也慢慢退去。经过近一个多小时的细致清点、鉴定与分类,可兑换的金额最终确定。当工作人员将一沓崭新的纸币整齐递到她手中时,女子激动得声音发颤,反复确认:“真的能换这么多吗?太感谢你们了!我还以为这钱彻底没指望了,是你们帮我把‘希望’找回来了啊!本来以为所有积蓄都毁了,是你们帮我解了燃眉之急!”
残损人民币不是简单的“破损纸张”,它们或许是老人辛苦积攒的养老钱,饱含着晚年生活的保障;或许是商户起早贪黑的血汗钱,凝结着经营的不易。残币虽小,却见真心;服务虽简,却见真情。虽说兑换残损币耗时耗力,然而,它却是一家银行用心解民忧,为民办实事的生动体现。该支行践行“兑换残币零拒绝”原则,为客户兑换“火烧币”,让客户怀揣希望,满意而归,诠释了“金融为民”的“工行温度”。(柯益民 李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