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漳州 > 龙海 > 龙海新闻 > 正文

龙海:托起“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

来源:福建日报 2025-03-27 09:55 http://www.mnw.cn/

  奶粉罐堆叠再绘上颜色就变成小树桩,瓦片摆件上的纹路是藤条编制的,装饰教室的玩偶是晒干的玉米棒制成的……在龙海区华侨幼儿园锦江园区阅读与美育课程上,孩子们展示自己最近搜集的“原材料”,三五成群定制关于“春天”的手工艺术品。

托育园保育员在陪伴幼儿吃午饭。

港尾镇石埠村的农村幸福院,老人畅享晚年生活。

  华侨幼儿园如今已有3个园区,共有幼儿941人、教职工128人,是龙海区优先发展民生项目的缩影之一。近年来,龙海区通过规划布局、支持引导、建设运营三个方面,对区、乡镇、村级的托育、养老机构进行升级,创新医育结合的托育模式,发展普惠托育园;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让“一老一小”在家门口幸福生活。

  医育结合

  陪伴儿童健康成长

  1岁10个月的孩子小花(化名)于去年9月进入龙海妇幼托育中心。在一次感统课上,龙海区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主治医师林艺彬发现,小花走路姿势有些倾斜,容易摔倒,且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经与家长沟通后,医院为小花制定了个性化干预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感统训练,小花语言与肢体发育明显进步了。

  “生与育,前者是自然繁衍,后者是社会培养。现代社会需在保障生育权与提升育幼质量之间寻求平衡。”几年前,龙海区妇幼保健院就意识到,医院作为妇女儿童的服务主体,利用本院医疗力量来发展托育服务具有一定可行性。

  2020年,福建省将普惠托育服务纳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要求各地建设高标准普惠托位。龙海区率先探索“医疗+托育”融合模式,依托妇幼保健机构的专业优势,为家庭提供“养育照护+健康干预”一站式服务。

  2020年起,普惠托育服务建设作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要求建成高标准普惠托位,并鼓励建设一批市、县级普惠托育园。

  很快,龙海区妇幼保健院与毅达托儿所一拍即合,探索以公建民营模式,共同运营婴幼儿照护服务项目。根据国家卫健委印发的《托育机构登记和备案办法(试行)》要求,区妇幼保健院申请并增加了托育服务业务范围,制定出普惠性收费标准。

  “龙海妇幼托育中心2022年正式开园,共设立3个托大班、2个托小班和1个乳儿班,可容纳100位婴幼儿。”龙海区妇幼保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医育结合的模式,医院将儿童早期发展、儿童健康管理、科学养育、中医保健等方面融入日常托育管理中,为托幼儿开展健康体检、生长发育监测、发育商筛查、定制个性化发展计划、开设感统训练等课程,通过筛查发育预警征,建立“筛查—评估—干预—追踪”闭环管理体系,为有需求的儿童提供个性化康复方案。

  2岁的欢欢(化名)无言语沟通能力。经龙海区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医生的接诊和评估,欢欢被诊断为发育迟缓。确诊消息传来,欢欢的家人一筹莫展。哪里医治?费用多少?谁来接送?一连串疑问让这个普通的双职工家庭感到心力交瘁。

  欢欢家长得知区妇幼保健院新增了医育结合的托育服务,并且医院与托育机构仅一墙之隔,决定试一试。每天欢欢既可以在托育园参与社交融和课,在托育老师的引导下和同龄小朋友一起活动,提高社交技巧,又可以在医院的儿童康复中心进行针对性的个训治疗,提高语言、认知能力。个训治疗后,再由医生送回托育园,确保孩子日间安全的照料与康复,让家长省时省心又省力。

  3个月后,欢欢经过系列的干预课程,言语认知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儿童发育商评估结果也由原来的迟缓提高到边缘状态,这令欢欢一家感到惊喜又欣慰。

  以需定供

  满足长者身心幸福

  “老伴胃口不好,长期营养不良,来食堂打包点好料回家。”上午11点多,龙海区港尾镇石埠村67岁村民刘阿婆又来到幸福食堂打包午饭。“每人两荤两素,两份米饭,总共不到15元,午饭吃饱又吃好。”刷了长青卡,刘阿婆乐滋滋地带餐回家。

  石埠村60岁以上老人有580名,65岁以上老人有380名,80岁以上老人有60名。在村里,农村幸福院是养老服务的重要载体。2017年,石埠村建设石埠村幸福院,占地面积431平方米,建筑面积862平方米,设有休息室、洗衣房、书香阅览室、医养健康站、文娱休闲室等场所,打造老年人生活圈。

  “村里有些老人行动不便,子女不在身边,买菜做饭成了问题。再加上老人节俭的习惯,经常是‘煮一顿吃几天’。”石埠村组委林玉珠和其他村“两委”都对此颇有感触,考虑在幸福院里筹办幸福食堂。

  今年1月,龙海区发布推进实施农村幸福院质量提升工作的通知,对完成备案的农村幸福院补助运营经费,对依托农村幸福院建设幸福食堂(长者食堂)且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的给予补助40%的就餐费用。

  有了政策加持,3月1日,石埠村幸福食堂试营业,明厨亮灶迎接村民。食堂对65岁以上村民,全年享受50%补助,相当于消费20元,15元享受50%补助(实付7.5元),超出的5元按原价支付,总计支付12.5元;60至64岁村民,全年享受30%补助;60岁以下村民及外来人员,全年享受5%补助。

  20日,记者在食堂负责人林玉珠的手机小程序上看到,石埠村幸福食堂当日营业额813.26元,当日订单量74个,共计有272人在幸福食堂办理餐卡。不到饭点,村“两委”就当起“营养师”“服务员”“外卖员”,为老年人提供营养美味、实惠便捷的用餐服务。

  港尾镇的另一端,有一群“候鸟”般的老年人群体,他们选择在温暖的南方过冬,也爱上了这里温情的养老时光。

  “太武山下,双鱼岛前,青山绿水环绕眼帘,卓岐湖畔歌声悠扬,和谐社区温馨家园……”每日清晨,南岐社区的卓湖书院传来阵阵动人歌声,伴奏里的吉他声、钢琴声、二胡声、架子鼓声也都来自这里。

  “退休时光正是滋养精神的时光。”对南岐社区的多数长者而言,精神家园必不可少,社区正是业主的文化活动空间与大众文化载体。

  经过一番头脑风暴,大家决定筹备“卓湖书院”。书院收到近2000册图书,内容涵盖世界名著、德育经典、传统文化、社会学等类目,布置起可容纳数十人的图书阅览室。2023年11月,卓湖书院正式成立。

  随着越来越多的热心业主加入,当中不乏老教师、老医生、老艺术家等各个领域的佼佼者,他们把自己的特长带回社区,开设各种各样的公益课程。记者在课程表中看到,每周开设12节公益课,设有儿童硬笔书法、国学文化、合唱、非洲鼓、舞蹈、太极、乐理知识等课程,并策划文艺演出,吸引周边7个小区数百名居民踊跃参与,成为“一老一小”的“幸福书院”。

  报业集团记者 杜正蓝 通讯员 蓝毅辉 杨伟强 文/图

原标题:龙海:托起“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
责任编辑:李晓灵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漳州优化末端处置 垃圾变废为宝
  • 龙海:托起“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
  • 平和三平风景区游客量首季突破百万人次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家庭必备 肺结核预防指南(视频)
    医解百科︱家庭必备 肺结核预防指南(视频)
    【视频】春分至,养生时
    【视频】春分至,养生时
    专题推荐
    世遗泉州
    世遗泉州

    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新质生产力在泉州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美国副总统万斯称28日将访问格陵兰岛 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任免名 刘永强带队调研泉州白濑水利枢纽移民安置 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 韩国庆尚北道山火已造成16人死亡 漳州发布一批新增推广农业优新品种 今年漳州计划新建农业优新品种推广片区10 2032年布里斯班奥运会将建造全新主体育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