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大干6个月”活动开展以来,龙海市迅速行动、狠抓落实,以“两违”专项整治为契机,坚持领导带头、动真碰硬、真抓实干,取得了明显整治效果,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
治出了美丽环境
东宝村位于龙海市东园镇,这里翠峰绵亘、白云缭绕,清澈的溪水守护着万亩良田,红瓦白墙的闽南古厝错落有致,到处充满生机和活力。如此美景,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杂草丛生、破旧不堪。
“如果没有‘两违’整治,就没有这么优美的环境。”龙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蔡三蛇一语道出了东宝村嬗变的秘诀,就是九个字:拆清楚、扫干净、摆整齐!老牛棚、荒菇房、旧猪圈,影响村容村貌的一个不留,各种无序、违章搭盖全部拆除。在此基础上,东宝村清淤河道、修缮古厝、提升绿化美化,富美乡村大行其道。
东宝村的生动实践正是龙海整治“两违”的缩影。近年来,龙海市按照省、市开展“两违”综合治理的部署要求,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铁的纪律,集中时间、整合力量,综合推进“两违”、砂石场、水环境等专项整治。去年全年共拆除各类“两违”建筑物5357宗、面积113万平方米,总量位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三。同时,拆除183家洗沙场、堆放场、中转场,关闭禁养区内养猪场7004场、废塑料加工场99家、制革企业12家、非煤矿山38家。
今年以来,龙海“两违”整治持续高压、持续升温、持续从严,特别把量多面广的胶合板场作为今年整治的头号工程,成立整治小组,制定整治方案,强力有序推进。历经四个阶段120天的综合整治,目前,龙海辖区内527家胶合板企业已全部拆除。通过整治,龙海生态环境逐步变好,城乡面貌日益提升。
治出了党政威信
“两违”整治经常碰到既得利益,是块硬骨头,基层干部常常不敢碰、不想碰、不愿碰。面对矛盾,龙海市委、市政府旗帜鲜明,态度坚决。蔡三蛇表示:“我们只能进、不能退,只能严、不能松”。
——突出领导带头。市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冲锋在前,亲自到乡镇召开协调会,亲自带队深入村庄实地勘察“两违”现状,亲自参与整治方案的研究制定,亲自到现场指挥拆违行动。今年5月,整治颜厝、九湖等乡镇胶合板厂过程中,漳州市委常委、龙海市委书记张祯锦与行动组人员连续3天,同顶炎炎烈日,早出晚归赶现场,席地而坐吃快餐,将领导带头诠释得淋漓尽致。
——敢于动真碰硬。重点打击体量大、有实力、有后台、影响坏的抢建大户,以颜厝片区为例,组织多次声势浩大的拆违行动,每次调集执法队伍400人以上,大型钩机三四台,大兵压境,确保成功,做到拆除一个、震慑一片。对顶风抢建和挑头冒尖的党员干部违建户,坚持“露头就打、见违就拆”。如颜厝镇一村主任迫于压力自行彻底拆除一幢面积2100平方米的三层违章建筑,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加大承包施工队的动态监管,对敢于顶风作案的,一经发现,一律查扣运水泥泵车、搅拌机械等。
——强化纪律保障。在整个“两违”整治过程中,如何秉持公平、公正,坚持一碗水端平, 事关党委政府的威信。为此,龙海制定了《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责任追究制度》、《公职人员参与违法建设的处理意见》,加大对涉及“两违”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有效查处一批“两违”案件涉及人员,有力打击违法者、震慑参与者、教育跟风者,确保了“两违”综合治理取得成效,赢得了广大群众认同和支持。
治出了良好风气
通过长时间的持续整治,龙海城乡建设秩序得到有效规范,同时通过压力传导与高压推进,镇村干部精神面貌得到极大改变。“现在说情的、跑关系的、推诿遮掩的大量减少。”蔡三蛇介绍,“两违”整治对龙海“大干6个月”其他工作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
一连串强有力的“两违”拆除行动,让违建者付出了惨重代价,也给浑水摸鱼者敲响了警钟,打消了“捞一把”的念头,推动了项目征迁工作。就在这几天,原本征迁长期受阻的白云小区二期、厦漳同城大道水头段、漳州客运南站三个项目已全部实现突破。
征迁瓶颈的突破,为更多的项目顺利落地建设奠定了基础。据了解,今年龙海实施的14个交通项目已有13个项目进入施工,沿海大通道实现全线开工。正新二期、漳州LNG等大项目加快推进。今年1-7月,龙海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5.1亿元,增长25.5%,比上半年增速提高1.9个百分点。
事关党委政府的威信。为此,龙海制定了《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责任追究制度》《公职人员参与违法建设的处理意见》,加大对涉及“两违”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有效查处一批“两违”案件涉及人员,有力打击违法者、震慑参与者、教育跟风者,确保“两违”综合治理取得成效,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同和支持。(记者陈岩 通讯员 龙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