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古厝,灰墙红瓦,寻常巷陌,流水人家……
走进湘桥,就仿佛走进许多人共同的家园记忆。
湘桥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位于龙文区蓝田镇的九龙江岸边,漳州的重要水系九十九湾在村里迂回流绕。自然造化的流水让湘桥有了灵气,依水而筑、傍河而立的古厝群又赋予流水无尽的生机和神韵。华佗庙、大夫第、翰林第等明清古建筑在岸边一字沿岸排开。离岸更远的村内,还有贡元第、西宗祠堂、进士第等古建筑。
浣水弄清影蔡文原摄
闽南水乡游斐渊摄
古村新颜蔡文原摄
古建神韵蔡文原摄
湘桥夕照陈凯东摄
“他是我的曾祖父——黄稷堂”陈凯东摄
笑语声声绕古厝陈凯东摄
龙舟竞渡黄丽惠摄
碧水泛舟陈凯东摄
每一座古厝都是一部线装书,书中有居庙堂之高的黄氏先祖们德才双馨的记载;有处江湖之远的神医华佗治病救人、消灾解厄的传说;有不胜枚举的仕途乡贤们令人敬仰的故事。推开古厝深邃感的大门,跨过石门栏,穿过天井,踩上石阶,所见的一块块牌匾如同一张张泛黄的湘桥名片,所谓温柔厚重,所谓沧桑峥嵘,昨日种种,尽在不言之中。那厅堂的对联、厚重的笔墨,还有那长案桌弥散着的书香气息,仿佛是当年房主人对儿孙的谆谆教导。
如今,翰林第成为追思先贤、教育后人的场所。徜徉于名人墙,重温清康熙奉政大夫黄金钟,清雍正刑部主事黄天瑞,清乾隆翰林院检讨黄阑枝,清康熙广西州同知黄宏遇,现代著名的国画家、美术教育家黄稷堂的生平,生长于湘桥村这块沃土上的乡贤俊彦以自己的故事书写着龙文厚厚的文明历史。近年来,湘桥村还依托翰林第,通过书写悬挂励志楹联、家风家训,制作湘桥风物民俗宣传栏等方式,让古厝展现新风貌,焕发新生机,滋养乡民的心灵。
荣耀辉映乡间,故事已然远去。徜徉在古厝门前宽阔平整的大石埕,看着角落竹杠上晾晒的衣服,看着骑着自行车的顽童,看着慈祥的老人坐在石条上悠然地抽着烟……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温馨、安宁。
日现不蔽前山色,夜来常闻流水声。最让人沉醉的,还是这湘桥的水。湘桥的水因九十九湾而有质有形,纯美绵长。在这里可以聆听流水的呢喃,观望白云古厝的倒影。倒影在水中缠绵交错着,像时光的波纹,绕来绕去的湘水又牵着人们的思绪,向前滑动,滑过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滑过田野,流成一条喧腾的河,滋润着沿河两岸广袤的土地。“人生似潮有落涨,世事如烟唯善长”,这副镌刻在岸边观潮亭上的对联,是湘桥村人文精神的写照。多少年来,村里的妇人们在河边洗衣浆裳,话着家常;男人们在亭子内聊着往事,泡着清茶。每逢端午节,河面上龙舟竞发、劈波斩浪;河岸上人头攒动、呐喊助威;家家户户米粽飘香,男女老少喜气洋洋,经久不衰的传统民俗让此时的湘水不再平静。
望得见山,望得见水,让湘桥人的内心充满自豪。朴实的湘桥人,用心守护着家园的一砖一瓦、一厝一石、一草一木,他们从未停止过寻找自己的梦。
2014年初,龙文区启动了九十九湾整治工程,随着“河清、岸绿、景美”的不断推进,一个新的梦想——建设“闽南水乡”的蓝图跃然而出, “闽南水乡”建设示范段于去年4月欣然启动。武林小镇、龙舟竞赛、田园书院、林荫绿道……漳州版“清明上河图”如一个透明的梦,再次把湘桥和九十九湾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如今,湘桥周边沿岸塔吊、挖掘机长臂挥舞,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情不久便可显现。我们期待梦想照进现实的那一刻——穿行小巷,走一走那条平平仄仄的青石板路;静坐岸边,看一看小船摇曳,缓缓从小桥下驶过;或在月明星稀的夜晚枕水而眠。
一样的村庄,不一样的湘桥。到时,古老而又年轻的湘桥,将如一瓮醇香的美酒,留住来来往往的人,令人不醉不归。(郑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