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动手指,坐享美食。近年来,随着手机应用软件的兴起,外卖APP悄然走俏,成为人们掌上的“美食管家”。然而,在方便订餐的同时,外卖是否卫生、商家有无餐饮资质、送餐人员身份等问题也渐渐成为关注焦点。
(资料图片)
高温来袭订餐APP让你“懒到家”
高温酷暑,出门一身汗,在家做饭又费时,外卖APP成为不少市民的“掌中宝”。到了饭点,市民李夏点开订餐软件,悠闲地定了一份西安蘸水面。“天气这么热,根本不想离开空调房。APP叫外卖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解决温饱问题。”李夏说。
李夏不是个例,记者随机采访了30位市民,其中25位市民表示是订餐APP的“死忠粉”,有三人表示对订餐APP食品安全抱存担忧,并没有使用。两人表示身边有人在用订餐APP,自己正在考虑中。作为一枚资深“吃货”,秋葵就通过订餐APP尝到了许多走心美食。“订餐APP简直就是美食的集散地!它让我在家就能尝到香煎牛排、港式茶点、日式寿司等多种菜肴”。
不同于以往私营店主费时费力的线下派送模式,订餐APP让众多商户集体入驻线上平台“抱团取暖”,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一些商家表示,入驻线上平台为门店生意带来了利好。“顾客通过手机下单预订外卖,这就等于我们把食物卖出去了,而顾客又没有使用店内的餐台,无形中相当于增加了餐馆的营业面积。”在瑞京路经营牛肉面店的许先生说,小食店自从入驻外卖APP,让更多人知道了门店,生意变得更加火爆。
证照不全食品安全谁保障?
在方便市民订餐的同时,部分网上商家食材无保障、无证经营、店内卫生状况差等问题也多次见诸报端。记者点开“饿了么”“美团外卖”等多家热门订餐APP,发现部分入驻平台的商户页面未出示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或备案凭证等信息。不少入驻商户仅提供店铺名称、地址和电话及所售食品、后厨、大堂的照片。而这些信息的真实性也有待考证。
一位不愿具名的商家表示,商户入驻线上平台时会要求其上传门店照片及证照信息。但仍会有部分不法商家出示假证、套证、过期证等,而店面图片则更好伪造了。
“手机APP订餐虽然方便,但对它的食品安全心里确实没底。”市民陈女士说,“网上订餐除了有可能出现地沟油、非法添加剂等问题之外,还可能在运输途中出现二次污染。这些过程如若没有统一的规范监管,如何让市民吃得放心?”
不可否认的是,并非所有商家都钻了体制的空子,也有部分商家期待规范的监管模式在线上平台配套跟进。新华西路经营甜品店的贺先生表示,决定店铺能否生存的是平台完备有力的监管机制。“千万不要让网上订餐只剩下快捷,而忽视了比快捷更重要的合法规范,这才是让订餐APP健康成长的必备因素。”贺先生说。
监管常态化入驻商家应实名登记
餐馆搭上“互联网+”的快车,不但是创业的重要渠道,也给市民提供了极大方便。但线上订餐所暴露的问题也直指这种新生业态的监管不到位。
新实施的《食品安全法》中明确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对应当取得许可证的要审查其许可证。
业内人士表示,对外卖APP监管应当常态化。首先,应明晰监管主体责任,切实加强网络订餐的第三方平台监管。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餐饮商,都要求商家亮证经营,保证消毒设施完善、环境卫生达标。对于外卖APP的送餐者,也必须是取得健康证明的工作人员。
其次,消费者自身应增强健康安全意识,要找具有资质的商家提供外卖APP送餐服务。尤其是一旦发生服务纠纷或饮食质量安全问题时,一定要收集保留好证据,以备维权之需。 ☉记者陈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