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福建日报报道,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8月24日,中共漳州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召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审议通过了《中共漳州市委关于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补齐民生短板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目前,漳州市委将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出行难、公共配套差等“四难一差”民生短板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突破口。到2020年,漳州将实施教育、卫生与健康、养老、城乡民生基础设施等四个领域项目2538个,总投资2282.35亿元。其中,今明两年,将重点组织实施十大惠民特色工程包,即厦漳同城化建设工程包、“五湖四海”工程包、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包等,力争今年内完成投资121亿元。
漳州西院湖生态园 林良益 摄
去年10月,漳州市龙文区引进禾康智慧养老服务中心项目,率先在全市“试水”智慧养老,线上线下联动。 杨志慧 康丽红 摄
漳州高新区内,配套完善的白云小区(安置房)新貌。 漳州高新区供图
攻坚阶段性教育难题 提高教育供给质量
补齐教育短板。《决定》提出,到2020年,漳州将推进职业教育园区、异地新建漳州一中高中部等660个项目的建设,总投资122.1亿元。
到2020年,漳州将新建、改扩建209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公办性质幼儿园学位约6万个,并逐步缩小公办与民办幼儿园在收费、办学条件、办学质量等方面的差距,提升学前教育覆盖面;实施“十百千万”优质小学教育资源“孵化”工程和初中“壮腰”工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优质高中校创办分校或复办初中等办学模式,大力实施普通高中改造提升计划和优质高中建设工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漳州还将建立校企合作激励机制,支持市属国有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职教集团,推动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发展。
扩容医疗服务供给 打造高端医疗水平
补齐医疗短板。《决定》提出,到2020年,漳州将推进漳州市急救中心、漳州市古雷港区医院等130个项目的建设,总投资116.15亿元。
其中,加快推进漳州市医院高新区院区、北大医疗漳州医院等一批项目建设,推动漳州市医院、中医院、正兴医院与国家、省级高水平医院合作共建,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到2020年,实现每千人常住人口医疗床位达到6张,新增医护人员8932人。同时,推进一批市、县级妇幼保健院、妇幼专科建设,解决妇幼专科床位缺乏问题,到2020年,每千人分娩量产科床位数达22张,每千人儿童儿科床位数达3张。
此外,夯实基层医疗卫生基础,创新县域医疗联合体、远程医疗、分级诊疗等医疗服务模式,加强县级综合医院和中医院建设。到2020年,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基本设备100%双达标。
推进千个养老项目 打造“颐养之城”品牌
补齐养老短板。《决定》提出,到2020年,将推进市县两级社会福利中心、农村幸福院、乡镇敬老院、社区级居家养老服务站等1075个项目建设,总投资109.1亿元。
在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方面,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力争到2020年,漳州城市社区每万人拥有养老服务设施700平方米以上,全市所有街道和中心城区乡镇设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超过70%。
同时,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建设,推动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共建,实现“养中有医”,到2020年,护理型床位数占养老床位总数比例达到30%以上;加快发展生态养老养生产业,将生态养老养生与休闲度假相结合,扩展旅居式、候鸟式等“养老+”市场,打造“花样漳州·颐养之城”品牌。
持续实施“生态+”模式 完善公共配套设施
补齐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到2020年,将重点解决交通拥堵、雨水洪涝、环境污染等问题,实施673个城乡民生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1935亿元。
其中,漳州市要打造快速通达的城市路网,加快推进沿海大通道、厦漳同城大道、14条县际道路连接线等项目建设,打通一批断头路,改造一批交通堵点,持续推进中心城区畅通工程,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和智慧城市系统,有效改善中心城区交通环境。
《决定》提出,要持续实施“生态+”模式,实施中心城区生态环境提升专项行动,加快建设“五湖四海”、“南山水岸”、“双百”绿化工程、内河整治等项目,进一步放大“生态+”效益。同时,还要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突出抓好水质、气质等薄弱领域的整改,确保到2020年,所有行政村生活污水与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