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密机械为龙头,南靖高新园持续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健康食品等四大产业,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集群。
2017年以来,园区通过“一厂一策、一地一策”,推行嫁接、收储、转让等模式,盘活闲置厂房、闲置土地。在政府带领下,合力搭建起一个“工业高地”。
土地收储——放心买踏实用
“用心做食品,也得有靠谱的保鲜技术,否则到了消费者手上也是‘差评’。”福建吉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薛从福已在南靖创业多年,从小小食品公司开始,到如今经营涉及食品原材料、烘焙机械、食品器具等的多家企业。
2017年,薛从福又发现,日本的食品脱氧剂仅凭一个小卡片就能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保持真空状态,达到保鲜效果,市场需求相当大。有着多年创业经历、客户资源丰富的薛从福看准了商机,想着能尽快扩产,完善食品产业链。
根据企业诉求,南靖高新园党工委书记黄阿中协调经发、建设等相关部门,带领企业优先挑选用地。“原先大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购买的61亩用地,由于产能和土地利用率较低,由高新园对该闲置用地进行收储后作为储备用地,再重新供给焙之道集团。一方面解决企业用地问题,另一方面盘活闲置用地厂房。”黄阿中说。
“我们企业也害怕呀!花几千万元,哪能买块不明不白的地来投产。”薛从福告诉记者,政府作为土地担保主体,对原先大地生物企业所在的用地进行收储,把企业购地的风险降到最低。不仅如此,为了能让企业尽早投产,管委会工作人员协调企业双方,让新企业先交纳部分定金,提前进厂装修、投产。
2018年10月,吉鲜生物科技正式进驻,将原先近2000平方米的车间和办公楼稍作装修。三个月后,吉鲜一号食品脱氧剂车间正式投产,闲置已久的厂房再次“动”了起来。
由政府收储的61亩用地,包括闲置厂房和闲置用地两部分。其中,福建典范食品器具有限公司和福建吉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入驻其中35亩闲置用地;另外26亩用地,将入驻石墨烯等新材料科技产业。
“石墨烯等新材料可运用在面包烤炉中,能让炉具更结实耐用,使用率翻倍;新材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能够提高30%。”薛从福介绍,新材料对食品产业的转型升级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上下游产业集中入驻园区,是一个多赢的选择。
厂房嫁接——让企业“拎包投产”
“搬来这里小厂变大厂,订单和销售额噌噌噌地上涨!”8月30日,万宝机械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带领记者参观他们的新厂房。只见机械生产线上作业繁忙,即将配送的精密机械配件从厂房里一直堆放到厂房外。
实际上,万宝机械的“新窝”是个精装修过的“二手房”。2018年,高新园领导班子在一次外出招商活动中了解到,万宝机械在原厂区的产能已趋于饱和,产品供不应求,亟需扩产,却苦于无处施展。
经过调研和讨论,高新园招商小组认为,万宝机械符合园区精密机械的产业布局,可以享受《南靖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发展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的优惠政策——在土地出让价上给予一次性下降20%优惠,占地20亩以上并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土地出让给予一次性下降30%优惠。
土地的优惠政策虽好,但项目建设需要时间。对于企业订单紧凑,需要尽快投产等问题,“远水解不了近渴”。如何是好?
“原先的文俊工贸有限公司建设的3500平方米厂房,由于企业效益下降,主动向我们提出以每平方米7元钱的价格出租厂房,年租金约29.4万元。”南靖高新园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陈玉芬告诉记者,园区引导万宝机械以“厂房嫁接”的形式,先向文俊工贸租用厂房。而依照《措施》,园区还对精密机械企业租赁辖区内闲置精密机械标准厂房正式投产的,以实际租赁租金50%予以补贴两年,每年最高不超过20万元。
受益于这一方案的万宝机械,轻装上阵开启了自己扩产之路。
“同样是精密机械企业,原厂房的布置也符合我们的生产要求。因此,6月签约,9月我们就‘拎包投产’!”万宝机械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这样一来,不但现有的订单能及时发出,还有空间增强生产力度,以及产业转型升级,“园区还给予租赁补贴,等到园区的新厂房建成,我们也能很快搬进去”。
无独有偶,在园区里的鑫鋐笙和普飞速两家精密机械台资企业,同样选择了“嫁接”的方案,两家企业同样通过租借闲置厂房作为过渡。
厂房嫁接,既帮助了原先闲置企业及时止损,又解决了新企业的当务之急,同时也为精密机械产业链“补链”“强链”,可谓“一举多得”。
用地转让——土地资源实现共享
“这里有年轻的产业园和贴心的服务,我们期待明年初搬进新厂房!”漳州鹭乡亲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廖炳荣坦言,虽说企业即将投产,但其实企业“投身”高新园已是第四个年头。
2015年,由于鹭乡亲所在的原厂区的生产密度较大,转型升级缺乏空间。于是,他们将发展的眼光投至南靖高新园新规划的食品产业区域。高新园招商小组为鹭乡亲提供多个土地选项,最终鹭乡亲挑选福建中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即将租赁的厂房,投入2条生产线,进行小规模生产。
廖炳荣认为,高新园无论在交通区位、产业布局、设施配套还是服务政策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为了能够长期投资,仅租借厂房远远不够。
“原先的中达光电约有上百亩的工业用地,但其中有90亩土地不再扩产,高新园主动与企业对接,协调企业将土地一分为三,办理三本土地证,每份各30亩,分别转让给鹭乡亲、新汉唐、博源景利三家新入驻企业。”陈玉芬介绍,在现有租用厂房的情况下,鹭乡亲再向中达光电购买30亩土地,建设新厂房。
“并非早发展、效益高的地方就一定适合企业投产,这些地方也会面临企业过于密集,不符合产业形势等发展问题。”廖炳荣说,目前新厂房基本完工,正在申请竣工,预计投产后一期新增4条生产线。企业也已经与园区多个食品企业、行业协会紧密联系,共谋高新园食品产业发展。
2017年以来,高新园盘活闲置厂房和闲置用地成效良好,园区引进落户企业中有21家进入建设投产期,预计到年内有12家企业投产开始产生效益。今年1—6月,盘活闲置厂房14000平方米,盘活伟昌机床、优胜达电梯等闲置项目用地113亩,破解豪士食品等遗留问题项目9个。这些项目盘活投产后,可新增投资4.5亿元,新增纳税1000万元以上。
下一步,园区规划设计占地300亩的工业邻里项目,用于探索园村企等合作建设工业地产、标准厂房、物流园等开发新模式,解决项目建设资金和供地不足问题。
记者手记>>>
盘活“沉睡”资产
“沉睡”地、低效率使用地的产出效益低,挤占发展空间,阻碍了产业转型升级。
破题的关键,是以盘活闲置低效用地、厂房为突破口,带来企业资产盘活、土地高效利用、产业结构更新、发展动能转换等综合效应。
让园区招商热度从低向高,从外扩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这就要求政府收集产能落后的企业整改意见,洞悉有意投产项目的需求,高效、灵活地协调,急企业之所急、供企业之所需,让每个企业的合理诉求不落空,也让企业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才能让“沉睡”资产转变成活的生产要素。(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正蓝 通讯员 黄荣贵 杨景三;杜正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