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4月25日讯 武科举,延续1200多年,自唐兴,于清废,曾选拔出一大批武备人才。到清代,武科举集历代之大成,达到顶峰。
在公认的漳州古代科举史中,漳州文状元只明代林震一人,而武举成绩最高的,一般认为是乾隆年间平和武榜眼黄国梁。
漳州没有武状元吗?其实,在漳州武学界及靖城民间,也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南靖县靖城镇历史上曾有个“武状元”,叫吴锡璋。
吴锡璋夫妇合葬墓位于靖城镇尚寨村麒麟山脚下,碑文刻有“御前侍卫”字样,后人还保有乾隆皇帝钦赐的“御前侍卫府”匾额,御前侍卫身份可证,但“武状元”身份却无法印证。
吴锡璋,到底是不是武状元?
后人保存吴锡璋的遗物黑色纯铁大刀,长3米多,重120多斤
【探寻·轶事】
近日,海都记者踏访了吴锡璋的出生地——靖城镇尚寨村,这个村处于龙山溪与荆江汇入九龙江西溪汇合点附近,地势平坦,村外是一片葱绿的香蕉田。全村4000多人,经过几代人的繁衍,吴锡璋的直系后裔至今仍有30多人。
后人认为,吴锡璋就是武状元,至今仍收藏着乾隆皇帝钦赐的“御前侍卫府”匾额。虽然关于吴锡璋的文字记载很少,但关于这位乾隆御前侍卫的传说,却一代代流传了下来。
举百斤石盆遮雨 步行数里路回家
吴海川是吴锡璋的第7代直系孙,他说,乾隆十三年(1748年),吴锡璋出生在一个殷实的家庭,父亲从小就很重视他的教育,不仅从小学文化,因热爱习武,父亲还请名师教练教他武术。
古代科举“富武穷文”,漳州市武术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贾建欣说,练武很耗体力,学武的人一般食量很大,贫穷之家能解决温饱问题就不错了,更不用提练武了。后人传说,吴锡璋练功刻苦,饭量是常人的三四倍。因为吃得多,和他同龄的人都比他矮了一个头,成人后,吴锡璋身材十分魁梧挺拔。
据说,吴锡璋小时候随父亲到一个朋友家,离开时碰上大雨,主人拿来了雨具。吴锡璋看到门外的一个石盆,便说,“以此物遮雨足矣”。这时在一旁的父亲生气了,他责怪儿子说,你虽有些气力,但不该乱夸海口。不想,吴锡璋不费力气就用双手将石盆举过头顶,这样步行了数里路回家。父亲暗自心服,后来这个石盆也就此“落户”吴家。
吴锡璋的几名后人都见过这个石盆,因为外形酷似妇女的洗脚盆,吴氏的后人管它叫“石脚桶”。据说,这个石盆比洗脚盆大得多,直径长80多厘米,重100多斤。“石脚桶”原放于井边,给妇女们洗衣服用,桶底部打了一个眼,可以排水,可惜30多年前被盗贼偷运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