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补锅匠这一昔日行当,现今在城里难觅踪迹。只是偶尔还能听到传来“锵剪子磨菜刀”的吆喝声。昨日,记者在南靖县船场镇梧宅村,看到了久违的修补锅碗瓢盆的老人。据年逾八旬的林成土介绍,他干这行已50年了,之所以坚持不懈,倒不是为了挣钱,而是舍不得丢弃这门手艺。
林成土正在给铝锅换底
敲敲打打一晃50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补锅匠很多,需要修补锅碗瓢盆的人家也很多,补锅匠常常走村入巷的跑生意。1965年,那时的林成土很好奇,也很好学,每次有人补锅他就跑到一旁观摩,看久了便懂得一些补锅的技巧、步骤。当时家里放着几个破了的锅,他便把那些拿来试验,试验成了便开始帮别人补锅,后来慢慢地成了讨生活的饭碗。
林成土介绍,锅是每个家庭不可少的用具。当时生活条件差,要买一口铁锅并非易事,所以一般人家的锅烂了,都要补。补锅就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行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补锅生意十分红火,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清早天没亮出门,天黑尽了才打道回府。
补锅的工价以“点火”多少计算,师傅在铁锅的崩烂处每点一粒铁水就叫“一照火”。补锅时,先把碎铁放进坩埚,然后放进炭火里,不停地拉扯风箱鼓风。待碎铁熔成铁水后用一条特制的小泥羹,舀上一勺如黑豆般大小的铁水珠,放在一小方块厚布片上,然后趁热把这通红的“铁水珠”伸到锅底的裂口处,往上一托,还是液状的铁水便从裂口中挤了上来;另一只手则拿着一个用烂布卷得很实制成的拇指般大的一小截布条,把上面的铁水往下压,这样一照火就补完了。如果裂口大的,则往往要好几照火,再大的则要镶嵌一块烂锅片上去。补完了,还要用尖咀小锤子轻轻敲去多余的边屑,然后用一块胶泥沾了水,把新补上的补点涂上一层泥,使之粘合,不漏水。铁锅补好后还要检查。师傅将铁锅对着阳光,如果有光线透过,说明锅没有补好,就必须再补一次。最有效的检验方法就是把水倒进锅内,如果水不会渗到锅背,说明锅已补好。
看似简单的技术活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铝锅和不锈钢锅为老百姓所接受,并迅速占领了炊具市场,林成土也从早先的手扯风箱补铁锅,到而今的冷作铝锅换底。
为了满足记者的好奇心,林成土邀我们到他家,好让我们见识见识铝锅换底到底是咋回事。由于下雨,林成土本就老旧的房子显得更为黑暗。林成土把补锅的工具搬到门口,又进屋内取了一个铝锅出来,锅的底部已被烧得漏了水。林成土先是拿着大剪刀往锅底薄薄的部分狠扎一刀,锅底便出现了一个大大的口子,顺着口子林成土把剪刀伸了进去,绕着锅底剪了一圈,锅底便整个掉了下来。然后,他把锅套在架子上,把剪了的部分敲打平整,再拿着剪刀在锅的外圈刮出一圈痕迹,之后再把多余的部分剪掉。最后,再把那层新的锅底套在锅上,调整好位置一遍遍地敲打,一下一下又一下,每一锤子下去,都发出单调的金属撞击声。林成土显然早已习惯,他的动作不紧不慢,敲打也很有节奏。直至把二者贴紧,把锅打圆,使其不漏水,能使用,才算完工。林成土换底的过程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仅用了十余分钟左右便完成了整个换底工作。林成土说,别看这铝锅换底,却也是个技术活,锅底与锅身的衔接不上胶、不点焊,完全靠细致的敲打,均匀的锤击。手艺好的师傅换的底,滴水不漏,经久耐用,美观漂亮。接补技术不到家,或是技术好的师傅敷衍了事的话,换出的锅底或歪或瘪,只能浇花灌菜,当不了正用。
坚守只为活动筋骨
林成土说,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什么钢精锅、搪瓷锅、高压锅、电磁锅等新产品纷纷挤进市场,进入普通家庭。城里人用铁锅的少了,而各家铁锅铝壶大半是用坏了便扔,扔了再买,这样,补锅的生意便逐步冷清起来。如今,这种叫着补锅匠的职业和称呼,已退出了现代人生活的词典,当年红红火火的补锅行当也即将消失了。
现在的生意比较少,林成土的孩子们都劝他年纪大了就不要再做了,但林成土说,现在不为挣钱,只为活动筋骨。他笑着拍胸脯:“你们看我这身子骨啊,就是几十年敲敲打打出来的呵。”(记者林顺才实习生王婷林丹萍 通讯员吴慧蓉文 记者范伟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