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我市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丰富老年人文体生活,扩大老年人体育健身人口比例, 2015年,市政府下拨了80万的启动资金,按照人口比例和创建任务大小,分配下拨到13个县(市)区,以乡镇、村为单位创建开展“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示范点”。截止去年底全市共有223个单位被授牌为达标学习单位,其中23个单位获得省级康乐家园称号,200个单位获得市级康乐家园授牌。今年第二批还将有410个单位继续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示范点”。
户外活动让老年人老有所乐,这是群众在市区中山公园进行广场舞健身。记者范伟鸿 摄
近日,在角美镇集友公园内,有一块专为老年人准备的健身场地。种类繁多的健身器材,活动休息室,搭盖成钢结构的门球比赛场地都为老年人健身提供了硬件保障。76岁的罗文芳,从1998年开始打门球,以前条件差只能在沙地上比赛,现在有了现代化的场地,他更积极了,每天都早早的到这里跟老伙伴们切磋技艺。“活动不怕风不怕雨,这项运动特别有益身心。”在不远处的老年人活动中心里,黄美英正和老伙伴们练习书法陶冶情操。另外,黄阿姨还肩负着全镇的舞蹈培训工作,高峰时有200多人需要她手把手的指导。“很多老年人们感到了这项娱乐的好处,争先恐后要到这个地方排练。” 市老体协常务副主席江根发告诉记者,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示范点”是推动基层老年体育工作创新发展的有力抓手。“除了有人员、经费、管理制度保障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配齐硬件设施。各单位要有适合老年人的文体活动室、球类活动场、晨晚练点和纳凉点等。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幸福家园。”(记者余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