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午,2016年芝山讲坛第五讲在市图书馆开讲。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与艺术系教授张静容主讲《跨越海峡的闽南文化》。
讲座中,张静容从“闽南文化向台湾输出”“闽南文化的主体精神”和“守望闽南文化”三个方面向听众详细梳理了闽南文化的历史脉络,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杰出闽南人物彰显的闽南文化主体精神,并提出了传承闽南文化的建议。她建议,对于闽南文化,可挖掘其中文化资源,创作优秀文学作品、影视动漫精品传之于世;把闽南文化引入课堂,传承闽南精神;发扬闽台医家精神,发展中医药学。
相关链接>>>
本期内容摘要
闽南文化指生活于福建南部的泉州、漳州、厦门地区的闽南人所创造的文化,属于地域文化的范畴。闽南文化资源包括方言、民间习俗、民间信仰、民间文学、戏曲、生活方式、工艺与器物及历史名人等。
闽南文化在闽南人大批入台之前就已基本成型,而闽南人几次入台,将先进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精神信仰等带到原生态的台湾,并快速融入台湾社会,成为引导台湾社会发展的主流文化。
另一方面,闽南历史人物及其文化人格主导着闽南文化的方向,影响着闽台民众。郑成功、黄道周、汪春源身上反映的是闽南文化的家国精神、气节为先;“三分靠命,七分靠拼”等俗语表现了闽南人的敢拼敢爱、刻苦自立的精神;蔡新的“有万世溪南,没万世相爷”,林平候创办林氏义庄恩泽乡邻及陈嘉庚的事迹则体现了闽南文化的和睦乡邻、与人为善。
近年来,闽台交流频繁,两岸借认祖习俗加强闽台宗法观念,共修族谱书写闽台血脉渊源,举办宗教活动促进文化认同,这些都体现了两岸同根同源,加强了闽台文化认同,拉近了闽台关系。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文化是兼容性很强的文化,乐于进取、自力更生、家国为重、与人为善的闽南精神是闽台民众共同认可的文化基础之一。闽南文化在争取台湾民心,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进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价值,其传承和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闽南日报 记者 徐镜正 整理(记者 徐镜正 通讯员 蔡宇飞 陈洁如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