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有个历史悠久、土地富饶的古村落叫锦宅。古村中文物古迹遍布,人文景观荟萃,保存五恩宫、“龙鹫堂”、进士第、 “著存堂” 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级对台交通重点文物单位和“三普”文物点。而保存的文庙和闽南小刀会起义等人文遗址,留下美丽传说和战斗英雄故事,在闽南地区实属罕见。古村已吸引专家学者前往考察,来自厦漳等地游客也慕名前往探秘。
锦宅古大厝群鸟瞰图
【兄弟科甲第】
纪念黄氏兄弟先后高中
闽南大厝建于乾隆年间
走进锦宅,空气中带着农村特有的泥土气息,整洁的村道两旁是高低错落有致,整齐的楼房。车在村主道穿行,突然,几落大厝让我们眼睛一亮。这就是有名的“进士第”,又名“兄弟科甲第”,为纪念黄涛、黄江两个兄弟先后进士及第而建的。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专家调查组认为该建筑为地方传统民居,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为当地研究地方传统民居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充分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
“进士第”大厝保存较完整
大厝前有一方小小的池塘,池塘旁边有个几口菜畦。门口是从清代保存至今的石狮,极具南洋风格。庭院整洁,厅堂的正中摆放红底黑字的大气的“兄弟科甲第”匾额。窗户依然敞亮如昔,梁上的雕花,脚下的红砖,眼前的白瓦,诉说着往昔的峥嵘。按照相关资料记载,兄弟科甲第建于清代乾隆年间(1795年),为二进三开间的闽南风格古大厝,左右抱二护厝,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用地面积约1980平方米。大厝保存较为完好,存有抱鼓石、石雕构件,梁架木雕及乾隆帝赐封牌匾一块。黄涛,字文川,乾隆辛未(1751年)考中进士,曾任吏部观政、湖北长乐知县等职。
“进士第”大门两边的抱石鼓
锦宅黄氏“著存堂”,又名黄氏大宗祠,始建于明代,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咸丰七年(1857年)和1997年等多次重修,保存完好。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20平方米。构建分二部分,门楼和正堂。门楼建于堂西偏20米,四柱三门二层,双脊燕尾,脊置陶制龙吻二对,正中横匾镌“著存堂”三个字。正堂一进式,堂前依次为:内院、麒麟照墙、外院、厢房,内院西侧辟大门。正堂,六点金大屋盖建筑,单脊燕尾,脊置陶龙吻一对。堂上悬“著存堂”匾,堂联为“著文厚德传百世,存武功勋颂千秋。”祖龛祀开基祖黄振田及定建、东伦、五财、元眉、文川、巨川、仰圃、砥园、弼齐、悫轩诸祖考。存乾隆十年(1745年)七月皇帝赐封黄民光为儒林郎、妻吴氏为安人、父黄元勲为儒林郎、母叶氏为安人的圣旨木刻匾一个,右墙上嵌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祀产碑一方,咸丰丁巳七年(1857年)十一月重修著存堂在咬留吧、吕宋捐题银数条例碑各一方,碑以黛黑石镌刻,小楷端正飘逸精美。
五恩宫装饰精美的内屋顶
【五恩宫】
典型台湾式庙宇建筑
留下对台“香缘”美谈
来到锦宅村,不能不去的是远近闻名的宫庙“五恩宫”。经过角海路右拐在汇金置地对面,就可看到一座牌坊作为指路牌,经过牌坊再走400米左右,就可观赏到“五恩宫”。整座建筑气势雄伟、金碧辉煌,石雕木雕木作精美绝伦。五恩宫主奉天后妈祖,兼祀康府千岁、池府千岁、梁府千岁、杨府千岁和普庵佛祖(四王一佛)。五恩宫为单殿式配钟鼓楼,占地面积4亩,建筑面积547平方米,为漳州市三普文物点之一、市级对台交流重点宫庙。
雄伟壮丽的五恩宫
五恩宫留下对台“香缘”的一段美谈。五恩宫原名五府庙、灵惠宫,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300多年前,本村黄氏先民携家带眷渡台谋生,曾奉请“四王一佛”神像保平安,后来“四王一佛”神像分别落籍于台南县佳里镇一带的五个乡里供奉。1988年,台湾信众组团奉神寻根,捐巨资在锦宅重建了这座大型宫庙。重建后“灵惠宫”更名为“五恩宫”。
五恩宫的石窗棂雕刻精美
五恩宫坐北朝南,一进一殿并配左右钟鼓楼。宫庙即使为混凝土木石结构,但配以十分考究的木雕、石雕,仍显古香古色,为典型的台湾式庙宇建筑。正殿为一进(前廊中堂后龛)、五门、重檐楼阁式建筑,上复红色板瓦和琉璃瓦,正门上悬“五恩宫”额匾,门廊二根青褐色花岗岩雕刻精细蟠龙石柱,门前踞一对威武石狮,前廊石柱联、门联为 “四海五湖客到神宫沾圣泽,南辕北辙人来宝殿荐馨香”、“五尊国报圣佑扬帆渡海年三百,恩溯怀枌慈光遍地安澜众万千”等。殿内由12根水泥柱支撑,殿顶为八卦式园拱顶,殿前部为厅堂,后部为神龛。神龛地面比厅堂略高,正中主祀天后妈祖,还供奉康府千岁、普庵佛祖、梁府千岁、池府千岁、杨府太师。堂内左右侧祔祀注生娘娘、福德正神。堂内梁上悬台湾乡亲赠送的“怀根报本”、“溯源归根”、“回报鸿恩”等匾。前堂两侧之上建八角形二层重檐的钟楼鼓楼。宫内还有一口引人注目的“九龙井”,它是这座宫庙兴衰的见证,据传它是明代建立五府庙时挖掘的,井水常年不枯,清澈甘润的龙泉水养育着一代代锦宅人。
位于五恩宫右侧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鹫堂”,始建于明初,1997年重建,坐西北向东南,单檐歇山顶,砖木结构,二进三开间,左右有天井。占地面积64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平方米。依次为前殿、天井、大殿。主祀保生大帝。堂内保存有明代石柱础两个,凸雕云鹤、蝙蝠纹饰石柱两根,清代青岩雕蟠龙石柱两根、石狮一对、麒麟一对,重修碑记三通。
【文庙】
村级文庙
规模之大全国罕见
闽南小刀会起义也在此地
锦宅村文庙可谓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漳州市政协文史研究员林南中查阅资料后认为,这座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的百年文庙有可能是全国村级最大文庙。闽南小刀会起义遗址也在于此。一个村社有文庙,别说古代就是现在也是罕见,可见,锦宅的先祖们深谙“申之以孝悌之义”,这是福泽后代的根本。
这座文庙就在锦宅小学北侧,现作幼儿园使用。据林南中实地调查,文庙始建于清朝道光初年,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二进一天井三开门,左右两厢房,砖木结构,后殿供奉孔子。林南中向记者介绍,他走过不少地方,看过许多文庙,但是像这么一座占地面积大保存又比较完好的村级文庙,还真是头一回见到。漳州市政协海峡文史馆馆长江焕明也探访了这座文庙,他也认为这座村级文庙的规模之大实属罕见,而且这座文庙作为办学之地的教育功能几乎没有中断过,这是很难得的。当然,这座文庙到底蕴含了哪些历史信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至今保存有小刀会活动图片及资料。
锦宅村还保存一处农民起义遗址——闽南小刀会位于锦宅村文庙和石兜社黄德美故居。1853年,闽南小刀会在黄位(灌口人)、黄德美的领导下再次起义,小刀会以“誓诛贪官污吏”、“拯救黎民”为宗旨,发起了晚清闽南地区一次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广的农民起义,起义军连克海澄、漳州、长泰、厦门、同安等地,队伍发展到3万多人。起义军占领厦门后,建立政权,年号“天德”。黄位以“汉大明统兵大元帅”的名义发出布告,声讨清王朝的罪行:“父老苛清法久矣,贪官污吏,政皆流为虎之苛,竭髓竣脂”,号召人民群众拥护小刀会。起义军严格纪律,安境保民,“不许抢掠商民,不许奸淫妇女,不许徇私舞弊”;“不准恃强欺弱,不准持众欺寡,不准理曲袒亲,不准假公济私”,秋毫无犯,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起义军还发布告示,废除苛捐杂税,减轻人民负担。后被清廷镇压,黄位逃亡海外,黄德美被杀于厦门,故居被废。
锦宅清宝殿
【清宝殿】
民俗活动“蜈蚣阵”
列入市级非遗名录
三普文物点的清宝殿位于锦宅村鼓楼山下,依山而建,规模宏大。大殿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清嘉庆七年(1802年)扩建、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清光绪三十一年(1895年)重修,1985年重建。占地面积2080平方米,建筑面积490平方米 ,为二进三开间,砖木结构,由前殿、天井、两廊和主殿组成,主殿面阔三间进深三柱,硬山顶建筑风格。殿梁绘有三国演义的故事,殿内墙壁贴砌特别烧制的瓷砖,彩绘封神人物,栩栩如生;楹联为“清心悟道曾吉祥,宝训治人是警钟。”保存有原麒麟浮雕石板及石条,具有重要历史艺术价值。
修建一新的清宝殿
清宝殿主祀神农大帝,每逢农历二月是清宝殿最热闹的时节,表演的民俗活动是“蜈蚣阵”,已列入漳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月初一,即龙抬头的前一天,清宝殿往往举行盛大的进山朝圣活动。千人车队在殿前排列有序,旗幡招展,往安溪“山仔里”入山(朝圣)四天后回村挂香,绕社庆丰年,期间举办民俗“蜈蚣阵”庆祝。蜈蚣阵,每节长为1.6米,宽约40厘米,前后钻孔,以便树枝搭棚,然后有栏杆,以绸布围住,四周或彩泥人或鲜花装饰,再由适龄儿童扮演作历史、神话人物或才子佳人安坐于上,一队“蜈蚣阵”一般为8节,最长的可达13节,最少不少于6节。每节配8个年轻力壮的大人轮流抬行。一般采用“龙头凤尾”造形者,故又称“龙凤阁”、“龙凤棚”、“龙阁”。较早第一节还设“宝亭”用于展示各个村社的镇村之宝。
蜈蚣阵相传为乾隆十年(1746年),宫廷举行庆典,当时,锦宅社黄民光主管司仪活动项目,为了增添节日气氛,让皇帝感受民间的喜庆,黄民光组织了蜈蚣阵,结果龙颜大悦,朝廷封赏他为儒林郎,并封赐他母亲为诰命夫人(现黄氏后人存有封赐的匾额)。
锦宅村的老人协会建筑独具特色
【名片】
锦宅村
锦宅村位于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东部,原名沈宅,明代称十三烟屯。锦宅村东侧3公里处为文圃山,北至灿坤工业园区,交通便捷,角海公路、海沧铁路、在建的厦漳同城大道贯穿而过,距厦门岛10余公里。村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分锦宅、塘源两个社,现有人口1180户6000余人,以黄姓为主,有915户4000余人,另有刘、陈等16姓。锦宅是闽南小刀会起义头领之一黄德美的家乡,也是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的祖籍地,全村崇尚礼教,大小宗祠达20多座。
村中还保存许多古大厝
【交通】
自驾
海沧马青路—青礁枢纽互通—龙池角海路—渤海家具—右拐角海路—锦宅村。
国道324线海沧东孚(或沈海高速海沧收费站)—国道324线—角美三角点(红绿灯)—左拐角海路—社头村—锦宅村。
公交
厦漳专线:枋湖汽车站出发,角美邦臣酒店或国道324线洪岱路口下车后转车。
公交853路:起点滨海大厦站,锦宅村站下车。
公交827路:起点嵩屿公交场站,锦宅村站下车。
公交709路:起点海沧房产站,锦宅村站下车。
公交830路:起点海沧农客站,锦宅村站下车。
【美食】
1.台湾风味馆:锦宅村马坑路口,由台湾何先生创办,每餐总是座无虚席。饭店有台湾香肠、台式茶鹅、三杯鸡、三杯鱿鱼、豆豉海蛎、脆皮猪脚等特色菜,脆皮猪脚是这里的一道特色菜,也是顾客必点之菜。餐馆每个月都会推出一两道新菜,满足顾客尝鲜的需求。饭店的饭菜香会让你胃口大开。
2.佳庆东美香脯糕,地址:东美村后面街4号,电话:13606902346(徐源裕);角美直营店,地址:漳州台商投资区镇兴路116号,电话:0596-6778282。另外如意食品厂生产软硬贡糖、莲花糖、米香、麻喽酥、五层糖、油苏饼等产品;黄天南喜糖糕饼食品厂生产的肉饼、豆蓉饼、贡糖等也是当地的特色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