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81岁陈宗厚退休20多年不清闲 萤烛之光传递温暖

来源:福建日报 2018-01-29 11:37 http://www.mnw.cn/

  鹤发童颜、精神矍铄,这是1月26日,记者见到陈宗厚时的第一印象。走进陈宗厚的家,环看屋内,都是书画,书卷气息迎面扑来。

  小学生在丹霞书斋阅读书籍。

  

  81岁的陈宗厚对编书情有独钟。

  “我刚刚打电话给实验小学的校长,听说书斋运行良好,那我就放心了。”陈宗厚所说的书斋,是两个月前他与妻子捐资40万元建设的漳州实小、漳州一中丹霞书斋。“我们夫妻俩把儿女给的春节红包全部积攒下来捐建书斋,只是纯粹地希望小朋友多读书。希望我的萤烛之光,能点燃更多人的爱心,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传递爱心,传递阅读,传递文化,更传递一份温情。”陈宗厚说。

  今年81岁的陈宗厚曾担任龙溪师范学校副校长等职务。编书、写书、赠书、捐资助学……在退休的20多年时间里,他过得一点也不清闲。他说:“分享,是注入心灵的蜜。”

献爱心:“坐的人,要懂得站的人的脚酸。”

  在布置一新的丹霞书斋里,设计精巧的书架上,一橱一橱整齐排放的图书,散发着浓浓的书香。陈宗厚的爱心善举引来响应。漳州市科技学院图书馆馆长严利人等人也捐赠了数百册图书,为建设丹霞书斋贡献力量。

  而这,仅仅是陈宗厚一生之中的诸多善举之一。

  “我出生在困难的年代,在家中排行第五。我3岁时,父亲去世。一家人靠着母亲给财主当雇工的收入艰难度日。我自己捡猪粪赚钱买纸笔买书。”陈宗厚回忆说,中学学费很高,靠着9块钱甲等助学金,他读完了中学,考上了大学。“母亲常常告诫我,一定要懂得感恩。坐的人,要懂得站的人的脚酸。所以我这一生,立志要支持贫困学子。”

  陈宗厚夫妇都是老师,微薄的薪资要养育三个儿女,一点儿也谈不上富裕。但是他却克勤克俭,乐善好施。有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影响学业的,只要他得知,便一定会慷慨解囊。贫困学子郑胜利一度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欲辍学,陈宗厚得知后二话不说,把他的学费全交了。在陈宗厚的帮助下,郑胜利顺利学完中等师范的课程,后来还成为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后,并进入国家商务部工作。每次回漳州,他一定要来看望陈宗厚。“我永远记得这位曾把我的生命和灵魂引向另一高度的可亲可敬的亲人。”郑胜利说。

  “我以前资助学生,都是零敲碎打,帮一个算一个,帮一回算一回。后来我就在思考,有没有一个好办法,能长效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呢?”陈宗厚说,“答案就是成立基金会!再困难也要把助学基金做起来!”

  从1998年开始,陈宗厚就致力于“五丹工程”建设,创办“丹霞书斋”“丹霞奖教金”“丹霞特困生基金”“丹霞敬老基金”和“丹霞鹊桥”。1998年,他捐赠1235册图书,用2.5万元稿费购买100套桌椅,同时向社会募捐,创建了我省首家民办书斋——丹霞书斋。同时,他又捐赠“曾宪梓二等奖教金”1万元,加上《福建中师》编辑室的资金,创立了20万元的丹霞奖教金。随后四年内,他以《丹霞情思》一书盈余的3万元为基础,加上向社会募捐,设立丹霞特困生基金。他把《福建中师》编辑室最后的5万元拿出来,在社会贤达和校友的资助下,成立丹霞敬老基金……

  2006年教师节,已近古稀之年的陈宗厚启动了“五星工程”。他每年从退休金和写书、编书所得的稿酬中挤出2万元,资助5名师范类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他计划资助20年,资助100个孩子,做成“百星工程”。为此,2012年,他卖掉了厦门的一个车库。“车库卖了32万元,至少能资助80个学生。”

编书籍:“一生姓‘书’,与书结缘。”

  “我退休以后,想编写一本适合老年人阅读的书刊。”经过筹备,2003年,《丹霞日志》创刊号面世了。此后的11年间,陈宗厚一共编写了13本《丹霞日志》,每年的重阳节他都会把新一期的《丹霞日志》送给身边的老伙伴,截至目前已捐赠五万本书。

  翻开陈宗厚编写的《丹霞日志》,书中图文并茂,內容丰富,融思想、知识、科学、实用、娱乐于一体。一册有365则短故事,文字量不大,每天阅读一则都会有所收获。

  在编写《丹霞日志》之前,陈宗厚担任过全省师范教育杂志《福建中师》的主编,主持过《师范生资料卡》《校园日志》等书刊的编写。“我编写过10年的《校园日志》,这是面向师范生读者的,后来我想老同志也应该有日志,所以就编写了《丹霞日志》,丹霞代表夕阳,代表老同志。”为了编好《丹霞日志》,陈宗厚总结了以往编写书刊的经验,针对老年读者的特点选编文章,安排内容。

  “做日历、做资料、做日记,《丹霞日志》一书三用,方便实用。”陈老介绍,《丹霞日志》做到了把台历书本化,方便老年读者阅读携带,为老年读者提供适合他们的文章。“从去年开始,我们把《丹霞日志》的字号慢慢放大了,有意识地使内容更加充实,更加多元化,这本书漳州市的离退休教师基本人手一册。”

  除了《丹霞日志》,陈宗厚还编著了《育苗百艺》《杏坛百议》等九本书,并把每年8月28日定为爱心日,通过漳州市团市委将一批书籍赠送给全市优秀青少年。

  “小时读书,大时教书,壮年编书,老时写书,退时捐书。我这一生就姓‘书’,与书结缘,其乐无穷。”陈宗厚说。

当红娘:“辛苦一人,幸福百家。”

  除了编书,陈宗厚还乐当红娘,他先后为30对青年男女喜搭鹊桥。

  在某食品公司工作的小林,离异3年后还没有再婚。眼看就要“奔三”,小林有点着急。陈宗厚得知后,经过筛选,把目标锁定在年龄相当的华安青年小王。小王在农村小学任教时,因性格内向没有趁早成家。一转眼,也到了“奔三”的年龄。陈宗厚先是单独向双方了解他们各自的择偶标准,待到条件成熟后,电话约他们到丹霞鹊桥见面。在分别征求意见时,陈宗厚听到了两句相同的话语“人家看得起我吗”。陈宗厚一听心中有了底,双方交换电话号码后,离开了办公室。第二年春节,小王和小林一起向陈宗厚拜年来了……

  当红娘并非都那么简单,陈宗厚就碰到过“十介九不成”的困难户。小郑是陈宗厚的龙海老乡,她从龙溪师范毕业后到龙文区任教。小郑是学校出了名的“工作狂”,对教育事业非常执着。陈宗厚对她的婚姻大事特别着急,在两年半的时间里,为她介绍了10个对象。前面9个要么是小郑“没有感觉”,要么是男方“话不投机”。9次介绍的失败,并没有让陈宗厚放弃,他决心打破僵局。不久后,缘分终于降临,一位个子不高的小伙子应约来到陈宗厚的家里和小郑见面。男孩不忌生肖,女孩不忌身高。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双方便有相识恨晚之意——有戏了!历时两年多的婚介长跑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陈宗厚这“红娘”当得煞费心思。有时候,了解到有些人心高气傲,他就给对方“泼冷水”,而对于有些自卑的人,他则充分鼓励,让对方重拾信心。陈宗厚说,看到自己做媒撮合成的小夫妻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他也感到很高兴。“红娘之乐,就在于辛苦我一人,幸福百十家。”(全媒体记者 苏益纯 通讯员 方一凡 徐镜正)

原标题:陈宗厚:分享,是注入心灵的蜜
责任编辑:苏仕颖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华安:学雷锋日 让温暖在城市间流动
  • 南靖县巾帼护河队:守护土楼清流 共绘生态
  • 诏安官陂:巾帼同行,共庆“三八”国际妇女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生气,谨防甲状腺结节找上你!(视频)
    医解百科︱生气,谨防甲状腺结节找上你!(视频)
    春有约 花不误 泉州开元寺樱花盛开
    春有约 花不误 泉州开元寺樱花盛开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欧洲央行下调三大关键利率25个基点 中国代表呼吁继续为推动也门问题政治解决 她力量 绽芳华 向未来!洛江这样纪念“三 60家企业敲锣授牌登陆北京市大创板 我国科研人员的一项新发现揭示活性氧超氧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调整对加墨加征关税措施 泉港区政府主要领导调研调度2025“寿乡泉 美官员说美乌计划下周在沙特举行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