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漳州市助力兴农扶贫大力推进生态和电商发展

来源:闽南日报 2018-12-09 10:22 http://www.mnw.cn/

­  今年初夏,龙海的“蜜卡柔18°杨梅”在网上火了。它于凌晨采摘,48小时内冷链直发至消费者手中,每盒杨梅都有唯一追溯身份码,消费者可通过微信扫码清楚知晓杨梅的生产基地、种植养护、采摘品检等生命周期的全部记录。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线上+线下”渠道推广近3万斤,成交额近100万元,深受城市白领客户的喜爱。

­  如今在漳州,不只是这样“有身份”的杨梅助农增收,电商已成为贫困户脱贫的重要途径之一,电商扶贫借助“互联网+”的新技术、新思维、新渠道,推动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网货化”进程,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互联网+精准扶贫”新途径,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

­  打通物流链

­  实现“生态果”变“致富果”

­  在云霄,把农村和城市的“最后一公里”连接起来,以县级快递配送中心为核心、乡镇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和村级物流配送点为辅助的三级物流体系正日渐完善。

­  “嘀嘀嘀”一阵阵录单提示音在云霄县田丰云仓车间不时响起,工作人员繁忙地在电脑前处理订单。

­  “这些油菜、长豆、茄子都是凌晨刚从乌山采摘回来的,蔬菜还沾着露水,我们仔细将菜叶分拣,迅速打包装箱,随即出库发货。”福建田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恋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通过网销,精品南瓜亩产销售额达4.8万元、板栗南瓜2万元、生态甜玉米、绿叶蔬菜最低都能达到1.2万元。

­  “借力互联网,乌山脚下种植几十亩‘生态土货’正逐步走出‘深闺’走向全国,通过顺丰空运实现24小时送达,最大程度保证新鲜。”朱恋芳笑得合不拢嘴。

­  据介绍,云霄县已投入400万元专项资金补贴建设“县乡村三级物流及农村电商服务站全覆盖项目”,实现从各村点快递上行收件最高不超过5.0元/3公斤/件,下行到村点的快件免收村民费用;县中心到各村实现直接配送,60%村点可实现当天送达。

­  “云霄枇杷以前销路单一,收购价低,收购价6元/斤,物流渠道完善后每斤网销可达18元左右。今年来云霄枇杷通过电商销售120万斤以上,其中宝石村日销上千件,实现农产品销售和旅游观光线上线下立体式发展。”云霄县电商办主任郭玲说。

­  利用好生态

­  打造“互联网+扶贫”新模式

­  由峰头村打造“波尔山羊+巨菌草→羊粪→生态杨桃→电商销售→一户一店一码”衍生出来的“生态+电商”扶贫新模式,正成为助农增收、脱贫致富的新途径。

­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经济建设中形成的一个共识。而在电子商务助力精准扶贫的实践中,农村电商“互联网+扶贫”新模式,就是通往致富的好路。

­  “两年前,我们村引进以专业养殖波尔山羊的丰达园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同时引进巨菌草作为饲料,充分利用村里的荒山、坡地,变废为宝。”峰头村书记黄荣聪得意地向记者介绍道,波尔山羊吃巨菌草产生的羊粪,是种植杨桃树的天然肥料,合作社便免费将波尔山羊的羊粪提供给种植杨桃的贫困户。

­  “用羊粪施肥,每亩杨桃的肥料成本降低200元,亩产平均增加300公斤,每亩可直接增加收入5000—7000元,杨桃甜度增加1度,所产出的生态杨桃价格也比普通杨桃每公斤高出0.5元,网上卖得特火!”和杨桃打交道几十年,峰头村脱贫户罗荣山十分感慨。

­  与此同时,为推动优质特产走出去,返乡大学生方丽洪毅然回乡组建团队,成立公司,注册“峰头杨桃”商标。“往年因为不易存放和运输、销售渠道单一等原因,很多杨桃只能烂在枝头,贫困户忧心忡忡。现在杨桃有了独特的品牌、包装,同时采取线上线下双向联动,仅2017年的福建中行助力扶贫攻坚活动中,‘峰头杨桃’销售量就达1900多箱。”方丽洪告诉记者。

­  “我现在都通过手机微店发布自己的‘峰头杨桃’。你看,刚刚发布出去没多久,就接到订单了。”罗荣山兴奋地说。他口中的“一户一店一码”,正是今年我市试行的“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电商扶贫新模式。

­  畅通好渠道

­  串联“黄金”产业链

­  “漳浦县六鳌岛三面环海,独特的地质结构使得这里的地瓜可充分吸收深层地下水以及海水中天然的盐分、矿物质,造就口感香甜、粉糯的特质。我们通过深挖六鳌地瓜内涵、增强品牌价值,结合《鳌小蜜》《农捕手》等企业自有品牌推广,大大提升六鳌地瓜的文创价值及互联网美誉度。”漳浦县商务局林文达向记者介绍,目前,漳浦全县种植面积达12万亩,每亩平均产量3000斤,电商销售价格6元/斤,实现亩产销售1.8万元以上,仅阿里巴巴平台该单品年销售就达4000万元。 “扶贫工作长期面临多重制约,如今通过电商这个载体,利用好生态、培育好产品,再加上畅通好渠道,溢出效益就会非常明显。”市商务局局长曾建新表示,近年来,我市全力打造 “品牌链”、铸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通过以电子商务带动市场化,倒逼标准化,促进规模化,提升品牌化,创新农产品电商流通方式,串联“黄金”产业链。截止到目前,全市通过电商助力贫困户增收367人,其中带动就业85人,增收金额107.17万元。(记者 李润 通讯员 黄喆煜)

原标题:漳州“生态+电商”助力兴农扶贫
责任编辑:林歆刚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普惠保障网络
  • 漳州在省健康科普讲演大赛中获佳绩
  • 长泰教育蝶变: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打造产城融合、共同富裕磁灶样板 磁灶获 福州西湖公园金秋菊展 3天迎客18万人次 晋江苏垵村获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遮风挡雨惠民生 光伏发电助增收 英林镇柯 以创新科技与匠心设计护航 晋江品牌闪耀 特色品类成增长新引擎 泉州糖果前三季度 深读丨“会地合作”引智 “滴灌”产业土 黑脸琵鹭连续五年来石狮湿地公园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