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漳州“刣猪巷”由闽南话口音“待御巷”演化而来

来源:闽南日报 2019-01-09 09:22 http://www.mnw.cn/

­  漳州市区有一处带“猪”的巷子,您知道吗?它就是在九龙江上已经消失了34年的“刣猪巷”。

­  “待御巷”旧照

­  为什么叫“刣猪巷”?是一处专事屠宰的巷子吗?其实,“刣猪巷”并不是街坊里弄,它真正名字叫“待御巷”,原址位于漳州旧城南门溪的水中陆地三台洲之一。据《漳州府志》《龙溪县志》记载,明万历二十八年(1599年)洪水又一次袭击漳州城,南门溪露出三台洲,时任漳州知府韩擢因此将郡城南门更名为“三台门”,并择址三台洲下游处的方壶洲新建一桥,称文昌桥,就是后来所说的“新桥”,南桥也就叫做“旧桥”。三台洲也就是三块沙洲,凭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三台洲成为船家首选的泊岸码头,很快形成聚居群落,并有了各自的地名,北侧的叫烧灰巷,中间的叫待御巷,南边的叫船寮(也叫刺竹脚、桥仔脚)。

­  待御巷有它背后的故事。相传,乾隆皇帝游江南时,船队经过南门溪时,见溪边洗衣妇一个个跪着观望,乾隆不懂闽南妇女是用跪姿洗衣服的,便问随从这些妇人在做什么?地方官员急中生智,乘机奉承道:“这是民女跪着迎候皇上。”乾隆一听龙颜大悦,即兴命名此地为“待御巷”。漳州市文史专家、市政协海峡文史资料馆馆长江焕明认为,待御巷名字的由来,还跟南宋末代皇帝赵昺有关。当时,南宋末代皇帝赵昺逃亡途经漳州,正逢生日,决定在漳州过生日,也当作告别仪式,文史专家猜测:“也许是侍卫们在这儿做准备工作,等赵昺过完生日,再兵分两路逃到广东。”

­  那么“待御巷”是如何变“刣猪巷”的?这和闽南方言有关。待御巷用闽南语读做“taigi”,十分拗口,于是慢慢演变成了漳州地方闽南话口音的刣猪(taidi)巷。

­  1985年,考虑到泄洪需要和待御巷居民的安全,漳州市政府决定整体搬迁待御巷,新址选在南岸双庵路东端的田地。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建,新居住区很快落成,新址按居民的提议命名为“待御巷新村”。年底全部居民乔迁完毕,大家分住两栋公寓式楼房,一起欢度丙寅年(1986年)春节。这年夏天,洪水再度来临,淹没了旧桥,六月初六,“待御巷新村”的居民大放鞭炮,庆幸从此摆脱洪水的威胁。(记者 罗培新 通讯员 田丰文/图)

原标题:漳州有一处“刣猪巷”由闽南话口音“待御巷”演化而来
责任编辑:李晓灵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诏安官陂:水土治理提质效 生态护岸绘新景
  • 理赔无纸化率99.81%!看中国人寿在安徽如何
  • 长泰区委常委会会议召开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擘画中国白国际化新蓝图 第六届德化陶瓷博览会启幕(视频)
    擘画中国白国际化新蓝图 第六届德化陶瓷博览会启幕(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福建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前三季度福建鲍鱼制品出口居全国第一 迅速兴起学习贯彻热潮 ——一论学习贯彻 山区工业“撑竿跳” 福建省委政法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学习贯彻 2025世界闽南语金曲颁奖盛典举行 2025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发布 福州位 莆田涵江区创新驻村第一书记“集团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