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4月3日(闽南网记者 梁政 通讯员 周小倩 方洁莹 文/图)
全球疫情蔓延形势愈加严峻,严防境外疫情输入,把守好“国门”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机场成为外防输入的最前线。在漳州开发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听闻号令,披甲而征,从漳州开发区出发,奔向长乐机场、晋江机场、高崎机场……主动承担境外入漳人员的接送工作。
面对面接触、点对点转运,他们是值守在涉外防控一线的“摆渡人”,以逆行者的姿态,打响境外疫情输入阻击战。
我是党员又当过兵,我来打头阵
3月23日,漳州开发区交通运输局接到漳州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交通检疫组的紧急通知,要求局里抽调干部参加境外入漳人员的接送工作,往返省内各个机场和漳州,且必须在集中点随时待命。
郭小明、王竣琳帮助留学生搬运行李
派谁?谁会去?交通运输局局长郑祺犯了难。就在这时,王竣琳、郭小明、岳海河、朱善佳等4名同志找到他,自告奋勇参加这次工作。“我是党员又当过兵,最危险的时候我要先上!”拥有25年党龄的转业军人岳海河说。
“我也是党员,我更年轻,身体壮实,应该我先上。”80后党员王竣琳、郭小明同时表示。
“我党龄最长,是老交通人,还是我来!”有着26年党龄的朱善佳抢着说。
随即交通运输局组建起由郑祺带头,4名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和1名应急保障人员共同参加的境外人员接送组。
这不是头一次。早在漳州开发区交通运输局成立之初,他们4人就在这里工作,十多年来一直坚守在交通运输的岗位上,凡事冲在前、干在前,他们当中有9·8大抗洪的先进,还有抗击超强台风“莫兰蒂”的典型。
“我是党员我先上”,在这支平均党龄有18年的境外人员接送小组成员里,它不是口号,而是冲锋的号角,激励着每一位交通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临危受命,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郭小明“全副武装”准备执行任务
不要让家人知道
“你要乖乖听妈妈的话,等爸爸出差回来接你。”出发前一晚,郭小明将妻子和孩子送回龙海老家,临走时还特地摸了摸六岁儿子的脸。第二天一大早,他收拾好行李,马不停蹄赶往市里工作。
自打决定参加接送境外入漳人员的工作起,王竣琳、郭小明、岳海河、朱善佳就有一个共同请求:不要告诉家人。
接触境外回国人员,直面的是看不见的病毒和未知的风险,郭小明心里总是有一丝顾虑,他最牵挂的是家人,“现在电视每天都在播报境外输入病例的新闻,家里人不了解情况,难免会胡思乱想。”出门前他叮嘱妻子,自己要出差半个月,让她们照顾好自己。
王竣琳也向家里“撒了个谎”,“想我等完成任务顺利回来,再告诉她们。”
机场入籍人员总咨询区
连续13小时的接送工作
“虽然境外回来的人在机场已经做过一次核酸检测,但同处一个空间说不害怕是假的。”王竣琳记得,刚到集中点的那天,他就接到首趟任务的通知,赶往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接回漳州籍赴美留学生,一路上他设想了很多种可能,紧张、担心,后来靠着和驾驶员闲聊互相舒缓情绪,翻翻手机里家人的合照“熬”过来。没想到一到了机场,王竣琳就进入工作状态,“既然出来了,就不能再怕了。”
每次接送归国旅客,王竣琳必须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全副武装”等待航班降落。晚上十点半,他终于接到了留学生,返程时他一边轻声安抚留学生的急切心情,一边跟家长告知接送情况,从福州到漳州车程需要5个小时,他担心留学生和驾驶员体力不支,还自掏腰包买了汉堡。
直到凌晨3点将留学生送到漳州隔离点医院,王竣琳才稍微松了一口气,但这不意味着工作的结束,王竣琳和驾驶员需要至少半小时的严格消毒,才能进行下一趟接送工作。转运过程中,他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坚持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精神高度紧绷,身上已经被汗渗透,湿漉漉的。
“像这样整夜转运人员的经历也不止一次,最长的一次任务从中午到深夜,持续了13小时。”王竣琳介绍,由于人员回国时间不确定,他们得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每一趟跑下来至少要五六个小时。
境外回国人员在机场排队等候接送
据统计,自3月24日以来,郭小明和王竣琳共平安接送来自美国、马来西亚、缅甸等地的中国籍旅外乘客6批。后续,漳州开发区交通人将继续承担境外入漳人员接送工作,持续把好“外防输入”关。
面对疫情,漳州开发区的交通人始终值守在防疫的第一线,他们有平凡人的恐惧,也有英雄般的坚持,从白沙村口到卓岐海堤的区内卡口坚守,从沙坛卡口到招银高速的全力支援,从客运码头市际检查点到省内各机场的防控一线,排查与处置的背后,交通人的身影从未缺席。
“尽管疫情爆发后,部分水、陆航线一度停航,复航以来班线也较原先有所减少,但是面临的检疫压力更大了”交通局长郑祺介绍,不仅仅是交通局的执勤人员,客运站站务员、公交驾驶员等交通运输服务一线的工作人员都在岗位上坚守,都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努力着,他们用初心使命增添党旗光辉,用积极行动牢守国门防线,用责任与担当书写交通人的新篇章。